安钛克P101机箱使用总结(光驱位|尘网|扇叶|风扇|侧板)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装机记 篇二:何以“声光默”?安钛克P101静音机箱体验》的片段:

5.25英寸光驱位特写,前面挡板暂时扣掉。框架同样很结实防震抵噪。不过我的光驱已经丢去吃灰了。

机箱所有按键接口均为顶置在机箱前端,与顶部面版齐平,除电源、重启和耳机麦克孔外,USB接口达到2个USB2.0两个USB3.0(3.1Gen1)的配置,此外还有之前提到的风扇速度控制拨扭,低档位每分钟800转更静音。

另外,整个机箱前后风扇都可以自行拆卸,换成各尺寸的冷排,比如前侧可360/280/240/140/120水冷,后部140/120水冷等。

是个风扇以IDE串联方式接到一起最后接入电源供电,实际安装难度不大。

装机是个体力活,头晚上摆拍到半夜就搁置在一边了。本想把我那台流光溢彩的中配机箱里倒腾过来,后来觉得不妨用安钛克P101原装的3+1大白静音风扇试试散热和噪音,最后决定把备用台式机华硕PRIME B350-PLUS+AMD Ryzen 5 2500G那个无独显平台换过来测试。

电源500W 80PLUS铜牌,之前2700x自带的新幽灵用在2500G上有点大材小用了,各位莫笑。

内存两条威刚DDR4 2400 8GB XPG威龙,系统盘我用M2.NVMe SSD 240GB的东芝RC100,已经装好64位Window 10直接迁移装机快。

非全模组的电源,线缆不够平整,无独显,够用了。

东芝3TB红盘做仓库,走背线,接风扇供电;接线相比此前我装过的各种RGB风扇冷排的机箱要省不少力气,规整程度嘛,请高手轻拍。

上电。有侧透机箱固然炫丽,但单侧透机箱大多在左侧透光,放显示器左侧就意味着看不到自己的华丽。无侧透机箱除防多余光污外,还能满足部分群众机箱置于显示器左侧的“另类”摆放方式。

完美点亮。我可没说一定要拒绝光污,只是幽灵风扇的美感在关上侧板之后再也难得一见。

除了幽灵散热的RGB和主板光效有点显眼,基本上P101内部就是一个空旷安静的欢乐场。

机箱内部“声光默”,也要有光指引方向,USB接口四圈白光,就像是“黑又壮”的大白牙,关灯插不错,不过这个灯如果能设计为可以关闭的,可能那些完全忌讳光污染的童鞋会更舒爽,我是无所谓了。

三个大白转起来是酱紫的。我大东北现在乍暖还寒,夏天式就这样四敞大亮,给里面的装备纳纳凉。

还是能偷一点内部的光。

实测参考,首先是噪音。

机箱原装风扇低档位:40分贝左右与白天安静的环境噪音相当,也就是说几乎听不到风扇响,机箱的降噪吸音效果很明显;不过高档位噪音还是能听到,只不过由于机箱前、左、右、顶部全封闭,声音从后部孔洞出来的多一些,噪音也要稍微贴到机箱后侧才能明显听到。关掉机箱风扇则只剩CPU和电源风扇的动静,整机静音效果我很满意。

散热实测。

由于我这一套备用装机配置并不是高消耗的硬件组合,无独显基本上温度也不会上太高,直接启用娱乐大师来进行佛系“温度压力测试”, 不开机箱风扇状态CPU在56°左右,开了降到50°,其他硬件在25-50°范围内,基本满足散热需求。不过安钛克P101的标配风扇实力有限,想要让高配置的硬件更凉快,自行更换水冷效果更好。

总结

各位小白听我言:没事儿别玩光污染,拆装一次累半天。这次装机正是因为从各种RGB变为简单接风扇就完成走线,节省了不少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把备用PC换为更注重实用的安钛克P101静音机箱,我也体会到一种返璞归真的轻松感。

简单点评优势:可容纳最多3.5”x8+2.5”x2硬盘,容纳更高的CPU、更长的显卡的机箱大空间;可开前门,前、底均有大面积可拆卸防尘网;满配前3后1散热+前端防尘网45°导流形成高效率风路,两档机箱风力可控可关闭,可更换兼容多种尺寸冷排或风扇;0.8mm实心板材+大面积吸音棉做工扎实,静音降噪效果不错。不过,无侧透、机箱顶部无散热位,玩光的童鞋装机可以退避了。

诚然,玩光已经成为装机主流,但把机箱减震、抗噪、散热安排妥当,各种硬件兼容完美,才算具备了一只机箱的自我修养。我认为安钛克P101在它这个价位段已经做到品质与实用性兼具,而你能不能重新忍受一个黑又壮摆在桌面上,那是你的问题了。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装机记 篇二:何以“...》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