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U11使用总结(系统|续航|声音|相机)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前路艰辛,任重道远,HTC U11 高配版远望蓝开箱体验》的片段:

默认桌面是HTC沿用了多年的Sense Home,以现在的眼光来看,Sense Home已经落伍了,细节设计已经不及一众大陆品牌。而且HTC自Sense 8.0开始大量移除自己开发的APP,转而用原生android应用代替,比如相册、照片编辑器、日历、计算器等等,这样的好处是简化了后续更新的难度,多数APP都可以在google play进行自动更新,但是对于国行来说。。。。。。此外HTC把原生系统不能自定义通知栏快速设置菜单也一并照搬就更加让人抓狂!

国行的U11内置的第三方APP不多,绝大多数都可以卸载,算是比较良心了。内置的市场是国内老牌市场豌豆荚,APP足够丰富,不过国内市场的毛病都懂,各种广告、推荐太多,使用体验不咋样。

HTC自家的HTC Blinkfeed与News Republic让人实在不得不吐槽。

HTC Blinkfeed结合News Republic占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本意是一个信息聚合体,给用户提供方便可定制化的丰富资讯,然而来源只能由限定的几个APP提供而不能自定义,更糟糕的是,图完全没法显示,不会自动刷新,并且手动刷新都还经常失败。

至于另一个HTC的招牌Sense Companion,由于它类似于小秘的角色,是否好用得经过一段时间使用,APP进行持续学习才能够体会到智能度如何,所以这次就不做评论了。

因此短暂试用Sense Home之后,我果断给老婆换上她用惯了的Buzz Launcher,这里顺便安利下这个桌面Launcher,主题相当丰富美观,比如这个猫主题,右上角一个猫爪图标内就包含了年月日,时间,星期,天气,电池电量,两个爪子中间的蝴蝶可以是一个图标,也可以设定为一个文件夹,其实除了右上角的这个大爪子,下边的任意一个图标都可以做这样的设定,非常灵活方便,整个主题依托壁纸,做到浑然一体,特色突出又方便好用。

言归正传,U11顺应潮流,内置了权限管理,这已经成为在大陆使用手机必备的功能(讲真,这真是偶们的悲哀)。

U11出厂即为最新系统,Android 7.1.1,而且已经有更新。

内存占用

不服跑个分?

当然也不能缺少UFS2.1测试,我手上这台U11用的是海力士的UFS2.1闪存,测试成绩还是比较惊艳的,前边3项看起来偏弱,但是后4项相当突出。

续航测试

我用大名鼎鼎的Futuremark公司推出的PC Mark for Android工作模式测试续航。但是用2.0版测试就会出错,最后只能改用1.0版。成绩相当不错,早上大约8点30~9点之前开始测试,当时电量84%,测试软件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文本、网页、音频、视频,始终保持亮屏,至下午4点,电量消耗至剩余20%满足测试条件自动退出,持续亮屏运行测试至少7小时,耗电64%。

大概有失必有得吧,U11的屏占比不佳,厚度也一般,或许因此散热获得了足够的空间,测试跑分高负荷运行之后,都只是摄像头闪光灯侧有感觉热手,散热控制很好。

系统运行速度对得起硬件配置和跑分,操作都是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快得有点反应不过来,不过感觉这优化有点傻快傻快的,切换显得比较突兀,过渡不够自然。

特色功能:

Edge Sense是HTC在U11上重点宣传的功能,官方宣传:将握住手机这个简单的动作转变成为具有革命性的新的手机体验。

实际应用场景大约有截图(U11并没有通知栏截图,看来是为强推自家的Edge Sense,不过Edge Sense毕竟一次只能启动一个功能,通知栏图标却可以提供N个),打开APP(比如相机、手电筒)、快速回复信息、唤起语音助手等等。

因为是给老婆买的,所以我自己并没有试用太多这项功能,在短暂的体验之后,感觉这项功能比较有趣同时也兼具实用性与易用性。只是虽然有视觉反馈进行引导,不过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稳定的掌握使用的力度,此外我觉得平时握住手机的力度,时轻时重,在不自觉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可能会启动Edge Sense,这可能会造成误操作;另外我还担心使用年限久了(比如一两年后),Edge Sense会否出现故障?

音、画、摄:

U11的外放绝对给力,音量超大的,和山寨机有得比,但是声音清晰明亮,穿透力强,立体感好,能听得出声场定位,不会像山寨机那样破音明显,浑浊不堪,剧院模式比音乐模式声场尤为突出,U11的外放音质在我使用过的手机当中我觉得是NO.1。

随机耳机我并没有试听,我不是耳机发烧友,我老婆也从来不用耳机,她更习惯外放,所以这项PASS。

U11仍然采用HTC用惯了的SLCD,个人觉得这块屏幕也符合U11的身价,色准好、色彩细腻,细节丰富有层次,而且润眼,久看不累。

我拍了一组对比屏摄,但是拍之后我有点纠结要不要发出来,当U11和对比手机(以下简称手机A)同样调到50%亮度时,两个手机的屏幕亮度不一致,U11的亮度相对低一些,我没有办法将两台手机的亮度调到一致,因此屏摄对比不够准确严谨,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A因为亮度较高而表现不佳,很多细节缺失,不过想想偶又不是要评测,又不是媒体,不需要追求什么权威,既然拍的那么辛苦,还是发出来吧,不过手机A的型号我就不公布了。

以下屏摄,全部在全黑环境下,上架拍摄,相机使用M档,光圈统一不变,取当调节快门至相机自动判断曝光补偿=0时的曝光值,所有图片都是上:U11,下:手机A。U11和手机A都设置成50%亮度,并关闭自动亮度感应调节。

1、纯白图片

2、纯黑图片(这张屏摄是唯一的例外,长曝15秒,否则全黑环境下拍纯黑图片就啥也看不到了),U11的屏幕均匀度很好,长曝的情况仍然没有不均匀、漏光等现象,手机A就不行了,出现了明显的漏光和不均匀现象。

3、三原色,红黄蓝

4、高清大图对比,在这一组对比当中,手机A出现了灰边泛白的情况,我尝试将手机A的亮度调节至10%左右,灰边泛白现象依然肉眼可见,应该是屏幕本身素质的问题。

我还尝试用相机的视频模式拍摄U11和手机A的屏幕,在视频模式下录像,这两者均没有看到闪烁,所以录像我就不发了。

DXO得分第一让U11备受关注,以前老婆的M8拍摄效果就很不错,所以我对U11的相机表现也比较期待,但是试拍之后感觉有点遗憾。相机的素质是不错的,对焦迅速,出来的照片挺干净,替代一般的卡片机完全没有问题,夜景效果也有一定水准,总之不用处理也足够用来旅游拍拍到此一游了,但是自动白平衡明显偏色感觉不大爽。

先来看看U11相机的专业模式,讲真,手机毕竟还是手机,这所谓的专业模式还是太简陋,可调节参数很少,而且滑动条式的调节并不能精确调节需要的参数,多数时候只能调个大概。

下边上解毒样片:

镜头近距解析力还不错,虚化看起来也比较真实,与别的一些通过算法优化的虚化不一样。

HDR模式让蓝天白云看起来很漂亮

没有路灯的夜景看起来足够干净,噪点控制挺好,我放大到100%看过,涂抹的得不算厉害,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遗憾的是,自动白平衡偏色,或许HTC希望讨好眼睛吧,自动白平衡永远偏冷,下边这张叶子,左边是自动白平衡,右边是我手调的,看起来左图显得叶子颜色更突出,立体感更加好,但人眼看到实物更接近右图的颜色。

再上一张相机拍的,机内放的图片就是上边左图,放到叶子里对比明显不同。

总结

曾经辉煌过的HTC在硬件方面依然有足够的实力,U11在性能、做工、屏幕、音质、相机、续航等各方面都让人满意,整机均衡基本没有短板,均衡说起来容易,但是真要做起来并不简单,大陆的一众厂商为了拼所谓的性价比,就不得不在各种看不到的地方节省成本,但是真正使用起来,影响体验的往往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正如木桶原理,能装多少水,起决定作用的是最短的一块板。

江河日下的形势也让HTC终于认清了现实,U11的定价对比前两年有了明显下调,不再与三星、苹果比肩,同配置情况下超过千元的差价,让人看到了HTC试图挽回颓势的诚意。

但是系统方面却让人失望,当初设计注重细节,功能人性化的Sense系统原地踏步太久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的Sence系统已经泯然众人,内置系统软件体验不佳,而且在功能上完全能用第三方APP进行替代而且还可以做到更好,虽然U11搭载了Edge Sense这项有趣又兼具实用与易用性的创新设计,但仅仅这一项创新并不足以弥补这些年拉下的差距,或许U11就只剩下优化性能方面还算一流(跑分傻快)。

原生android系统已经越来越完善,自带的APP也越来越好用,HTC越改越接近原生系统的设计方向,或许在国外会得到好评,但在用户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面前,没有完美的系统,这一点在国内尤其突出。

U11在国内基本等于纯卖硬件的机型,或许对于android发烧友来说,U11旗舰水准的硬件,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再自行折腾系统是具有性价比的,但是对于越来越多不乐意折腾,希望拿来就用的用户来说,U11就有些鸡肋了。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前路艰辛,任重道远,...》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