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烈骏智能跑鞋使用总结(智能?|芯片|配速|透气性)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一双跑鞋该有的样子:LI-NING 李宁 烈骏智能跑鞋深度使用测评(一篇跑鞋测评该有的样子)》的片段:

芯片实物就随便发两张,(本来都是不打算发的)熟悉我风格的小伙伴大概都知道,我是一个讲求实在的人,说实话使用测评发那么多开箱图都干嘛???  商品什么样买的时候商品介绍里面拍的比他们好比他们清楚比他们认真,没用的图发那么多就有用了?  咳咳,废话有点多了,步入正题吧。

由于已经传了97张图。。。别问我传这么多干嘛。。我特么哪知道。。。所以后半部分的所有图都是这几张。。。

开始本来是在体育场的。。。后来跑得正在感觉上体育场下班了,在公路上随便又跑了一段距离。

(这是在塑胶跑道跑得,小米连圆都画不圆,难道我在塑胶跑道还能开挂随便窜?   小米工程师都在吃屎。。。。)

带上芯片能测的这两个数据,前掌率,嗯,完全不准,虽然这双鞋定位于后掌跑鞋,虽然我也尽力在用全掌跑,问题是看过我上一篇测评的小伙伴都知道我是前掌跑法。。。反正我不说话。。。这个问题在光年大大的测评里也有提到,不过我记得他更惨,是0%  哈哈哈。不过左侧问号提供了关于前后掌跑法的利弊,只能说不明觉厉。

步频的话,嗯,小米运动给出的建议是180步/分。这个点击左侧的问号可以查看建议。

至于配速和里程之类不带芯片都能测的。。。你们看nike的

nike+的这个圆就好多了。因为经常在体育场那边跑,外面路跑的那一段也有数,这个距离我还是比较认可,先开启的小米再开启的nike,时间基本一样(看图),距离差了670M,配速慢了一分钟,还带着芯片。小米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好了冲着智能来的各位,走好不送~ 

简评一下智能吧,其实前面也说了,只能测一个简直在搞笑的前掌率和步频,出门还要带手机(反正我跑步从来不带,这几次都是为了测评才带手机),简单来说有用的就是跑鞋里程统计(其实也不太准),但能给更换跑鞋提供一定参考吧,前掌率建议是有了,不准的问题从去年就一直没变过,至于步频,这个真心不懂。(小米给出的建议是180步/分最好,但我觉得呼吸节奏把握好比这个有用多)其他的配速里程什么的,其他软件都能测,而且比小米准的多。

说实话,智能就当个跑鞋的添头吧,还是那句话,冲着智能来的死心吧,就当买鞋送了个可以玩玩的芯片而已。仅此而已。

PS:关于前掌率和步频的建议就不得不吐槽大神@光年的远见,去年他做测评就提到过这一点,如今终于实现了。。。

2.日常穿着                    

我是不会说我本来是用了小米做对比的,可是这货两公里左右就丢了一次星并且没有自动连接上,我是走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后来直接关掉了。而且在仅有的两公里中,小米记录的距离都要比nike少不少。

前面有提到过这双鞋子略显坑爹的重量,上一篇弧五代的测评走了12公里,这次只有7,和鞋子坑爹的重量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这一次因为出去的晚,赶时间走的也比较快。虽然发的这次里程不太长,但是平常还是没少穿,下面就来谈谈实际感受吧。

首先是全程都能明显感觉到的缓震和不是非常明显回弹(这个应该是由于走路压力太小,后面跑步测评时回弹简直像开挂),得益于后跟处柔软eva以及云材料。其次是全程都能感觉到的支撑,足弓支撑是一个走长距离都不会让你感觉到太累的设计。再次是稳定,得益于足弓稳定片,鞋子走起来非常稳健。而且鞋子也没有像弧五代一样明显出现缓震衰减的现象。。。然而,320g的重量还是阻止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冲动,的确是越到后面越明显的重量。

至于透气性,只能说很一般,但不至于捂脚(当然我是晚上,你要是白天穿这个。。。自求多福)。

包裹性非常好,因为是走路我还特意把最后一个孔松开,不然太紧。

总的来说,缓震回弹良好,支撑稳定包裹良好,透气一般,重量较大。

适合不太热的天气日常穿着,慢走的话,不超过十公里问题不大。(注意我说的是慢走不是快走)

3.跑步测评

 

用这双鞋后掌落地的时候,能感觉到开挂一样的回弹,就跟吃了一铁盒炫麦一样。(前面说过因为后跟处柔软的eva以及从后掌开始延伸的李宁云)全掌跑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到,至于前掌。。。前面都说过了你们自己体会。。。

这双鞋在5分30左右的配速感觉非常好,简直停不下来,(我会说我就是跑到这时候被体育场工作人员赶出去的吗。。。)窃以为慢跑鞋基本都在这个区间,5分30-6分能获得最好的效果。上一篇测的弧五代也是,不过那个是大约6分的样子感觉最好。

但问题就在于鞋子非常的重,开挂一样的中底和大底带来的就是开挂一样的重量。前面有说过42码320g,在穿习惯李宁超轻系类时候突然上脚这个。。。重了1/2。但因为良好的回弹,五公里之内至少没有明显感觉。我是在最后慢下来平复呼吸的时候开始感受到明显重量的。

关于透气性,很一般,前面也说过了,当然由于昨天气温比较低,大约20度,所以没什么问题,也没有明显不适

总的来说这双鞋在五公里左右的慢跑能获得最好的感觉,再长的话,不是像上次测评的弧五代一样缓震材料出现衰减的问题,问题只在于太重,距离越长负重感越明显。最长一次在体育场超过30圈(具体三十几忘了,一圈300米左右),越到后半段脚越沉,到最后几圈被周围快走的大妈赶超。。。(简直脚是在地上拖着走),当然跟我个人水平也有关系,但穿那双超轻12刷圈的时候,超过三十圈也不会累到抬脚都困难。当然不得不说哪怕接近十公里的距离,跑到最后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后掌处的缓冲以及云材料提供的回弹,足弓支撑也依旧稳健,问题只在于重量。希望李宁以后能出一个重量简化版吧,会更适合中小体重跑者跑长距离。

当然如果水平比较高的大神想必10公里没什么问题,鞋子本身的科技和材料都是足以支撑长距离慢跑的,但是就像人一胖毁所有。。。鞋子也是一重毁所有。       

三、总结

其实也没什么好总结的了,所有要说的和你们要问的都在各部分有答案,总的来说这鞋子是诚意满满,智能是白瞎了,冲着智能来的要不你在等几年~  等开发成熟了吧。冲着鞋子来的没的说,看完第九部分的选购建议,只要适合你,那就买买买~

这双鞋子的确是李宁近几年的诚意之作,不管是从材料科技还是价格,都很值得一买,就像标题所说,一双值得买的缓震支撑系慢跑鞋,买了你不吃亏,买了你不上当~(当然李宁总是有活动,如果有400-50的话最好,便宜了将近一件速干衣的价钱,李宁at dry速干短袖经常79)

关于上次有一个小伙伴问到我关于跑步方法的问题,其实没太多方法,跑就是了~

不过我建议各位小伙伴还是做到这几点以减少受伤可能。

跑步之前要热身,活动脚踝 膝盖 跨 肩膀 拉筋等等。

跑步开始时候一定要慢,要让身体慢慢进入状态,如果没有这一步,在身体还没活动开还僵硬的时候你就疯跑,非常容易受伤。

跑步除了开始和结束,中间可以快,但也要慢慢提速,不要一下就跑很快,一会就跑不动了

跑步结束时候也要尽量慢,让呼吸慢慢平复下来,越来越慢直到速度下降到和平常走路一样,然后慢慢停下来,开始慢慢走。

当然这个只是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小伙伴,但是给各位小伙伴做一个参考应该是够了,当然这样的跑法。。。 成绩总都不会太好看,看过我上一篇测评的小伙伴还记得,那次的配速也在6分30左右。

但跑步不就是为了健康而已吗,没必要非跟专业运动员一样折腾自己,开心就好,身体好,才是真的好~

那,感谢每一次能听完我唠叨的小伙伴,我们,下期见咯~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一双跑鞋该有的样子:...》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