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alance Fresh Foam Zantev2 跑鞋购买原因(需求|缓震|保暖)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wanrencl
-
摘要来自:2018-12-08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原创新人#轻便、透气、缓震:new balance Fresh Foam Zantev2 跑鞋》的片段:
脚好比一个娇小姐,真是被自己惯坏了。记得高中时一双回力球鞋,对付平时上学和打篮球已很满意,如今是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都需要不同的鞋。
今年儿子六岁了,正是可以和他一起游山玩水的年龄,于是周末经常带他去爬山。随着夏天到来,一双轻便、舒适、透气的鞋成为我的新需求,由于本人膝盖原来打球时也有旧伤,因此良好的缓震也是必须的。
本来首选目标是adidas boost系列,比较了boost系列各款鞋型后,决定选择climachill rocket boost。这款鞋主打是清凉透气,鞋垫上标明了是climachill cool。阿迪还有一款boost是climachill heat,主打是保暖,大家购买的时候可要看清楚了,否则南辕北辙,鞋又要吃灰了。
在国内某网站入手后,发现boost确实名不虚传,强烈的踩屎感给人以不断前行的冲动,但是有一致命缺陷——太窄。我这大脚完全不适应不了,一脚踩下去,好像只有一半的脚着地了,其他的部分都是悬空的。
于是在其他提供宽鞋型的品牌挑选,这时NB的蜂巢中底Fresh Foam进入我的视野。
中底的六边形外观与蜂窝的外观结构很相似,New Balance针对前后脚掌奔跑时不同的承载压力,在脚后跟外侧设计凹面蜂窝颗粒实现减震,内侧则设计成凸面蜂窝颗粒实现稳定。
通过比较,了解到Fresh Foam Zante是蜂巢系列最轻的,于是开始纠结Zante和Zantev2的选择。作为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各种细节的剖析才是最终决策的依据,Zante和Zantev2的比较如下:
新旧两代对比:
智慧中底Fresh Foam细节调整
无论是刚加入跑步阵营的都市跑者,还是已经进阶下一阶段的运动爱好者们,对于慢跑过程中的舒适脚感都具有同样的追求。谈论起跑鞋中底科技的概念自然是一定不能少了四大跑鞋当中的New Balance,可能不少人还是对其经典的总统慢跑鞋念念不记,实际上New Balance早已经走在了科技研发的最前沿,一代时的Zante正是采用的智能蜂窝的仿生学设计,通过大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全新中底材料Fresh Foam,这种全新的材料保证在任何地面上着地,都能为双足提供极佳缓震保护。依据双足着地时受力动态,300多颗蜂窝保护粒科学地排布在中底的前中后,同内凹和外凸的不几何结构组合,让缓震保护和平稳支撑精准地发挥功效。
新一代的Fresh Foam Zante v2采用的中底结构再次进行了细节调整,蜂窝型的结构设计是Fresh Foam给跑友的深刻印象之一,Zante v2在外侧的几何结构进行了调整,从原始的三列进化为四列并行结构,进一步强化了减震效果,虽然看上去不是很明显,但是真正上脚时却能感受到带所的缓冲感的区别,在后面体验时会更详解其中的变化。
提升支撑性的一体化鞋身设计
和上一代相比,New Balance Fresh Foam Zante v2除去保持了以前的流线型鞋身,在足中段两侧的支撑性有了明显的提升,配合一体式内靴设计,令鞋面更加贴合脚面。
在穿Zante v1时鞋面两侧过软造成保护和耐用性上都有所减弱,Zante v2则进行了延伸包裹的设计,对上一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同时将两侧的透气网布和无缝鞋面进行了组合,鞋面的网眼也比上一代要大,在这样的季节里使用较为适宜。
实际体验:
这次测试的Fresh Foam Zante v2在轻量款跑鞋中可以算是比较厚实的,鞋底增厚的幅度一度以为脚上穿的不是New Balance的鞋子,与前几年New Balance主打的Minimus明显不一样,现在的New Balance的设计思路更加看重缓冲效果,一上脚最直观的感觉比上一代弹性又加强了,左脚老款,右脚新款,新款的包裹感也有所强化,尤其在前掌部位更加突出,整个鞋子外观风格两代鞋款基本一致。
最终,虽然Zantev2要贵20刀左右,但是为满足一名技术控的心理需求,还是入手了新的一代Zante。
漂洋过海来看你,包装还是非常不错的,本次转运走的转运中国,历时近20天,总的来说速度还行,主要是美亚物流确实不快,要吐槽一下,比起天朝要差远了。
开箱图,外形还不赖,适合本人低调风格。
侧面颜值挺高。
正面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