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F35mm F1.4镜头使用总结(体积|对焦|拍摄)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评者N大
-
摘要来自:2019-02-1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Nicle的无反之路 篇十九:绕不过去的原点,富士XF35mm F1.4使用感受》的片段:
由于体积控制很好,所以即使和小巧的XT20搭配依旧不会突兀,我甚至觉得在视觉上,52mm滤镜口径的镜头是十分适合XT20级别机身的。恩,无论裸镜还是上遮光罩,我都觉得XF35.4和XT20很相称。
顺便一提,62mm口径的镜头在视觉上十分适合XT2,例如XF23.4这样的镜头,大家可以去印象店试试看我说的对不对。
2.关于对焦:
对焦速度进步太多,几乎算是质变吧,响应以及确认都算迅速,白天户外只要点对焦的面积不用最小,基本是处于很可用的程度(大概略小于0.3秒左右的感受),暗光下会拉风箱(机身的锅),但适当打开对焦面积后确认就很快了。当然算法、电气系统改良可以质变对焦速度,但噪音无解,机械机构决定了,所以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喜欢这个镜头就要忍受那种算不上轻微的高频马达声(类似于老式nikkor螺丝刀对焦镜头)。新一代的机身可以将这种过程变短很多,但噪音仍在。
3.关于外对焦:
通电的瞬间,马达会把镜组向前移动1-2mm左右,在对焦时镜头长度也会略微改变。所以请注意一点,如果某些题材拍摄需要贴着玻璃,那么请保持谨慎,不然会对马达造成负担,严重时可能会损坏镜头。
好了,我们开始实战。
或许是你们最期待的环节,我分两个部分说说吧,静态环节以及动态环节,这样的话比较有参考价值。
通过实际拍摄,将被摄物体分为静态物与动态物(轻微或慢速移动的人、车、动物),很少会有人拿这枚镜头去追焦自行车、跑步者、汽车,所以略去。
首先是静态物件环节使用感受,上图
在两米到三米物距时,这枚镜头即使全开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所以我也就不再刻意收缩光圈来提升画质,反而开始好奇起它的功力与“味道”起来。
把物距再拉开些,看看全开的表现如何。
鼓掌,我喜欢这种表现,在更远物距依旧保持犀利,哦不,似乎更犀利了...Bravo~!
如果更近距离能够这样犀利,这个价格、这个体积、这个光圈、这个做工,简直就是神镜啊!
恩,还是疲软了些许,当然,这是在逼近极限的情况下,接近极限的近距离以及全开光圈。这个时候想要好解析,请收两档光圈。
这枚镜头拍摄动态物体能胜任么?我的答案是配合新一代机身,对于小移动物体还是有较大把握的。
动态物件拍摄时,我的设置为机身高性能模式、AF-C、点对焦区域大、点测光、CL连拍5fps,仅供参考。
最后我们来看看一看色散吧...没有什么低色散玻璃的35.4处境很严峻哦!
没有堆料、1000-3000元左右价位的F1.8、F1.4AF标头们,在我印象中在色散这一项都是挺惨。
适马50A?堆料了呀,你去看看官网。
嗯,XF35.4有点从容嘛,不错不错,那么下一步就直接往死里怼,99%镜头都会露怯叫爹。
嗯,咬了咬牙还是叫了...不过还是很有骨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