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牛T Air垃圾桶使用总结(距离|风量|功耗|噪音)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自动翻盖已经落伍了?智能垃圾桶必须要自己学会打包了》的片段:

1.噪音测试

首先是背景噪音,因为是晚上测试,我把所有干扰因素全部去掉了,噪音极低。最低值低于27dB

测试距离 1.264m

测试如下

一档28.6dB,二档32.4dB,三档41.8dB,四档49.2dB,五档57.4dB

一档非常安静,接近环境背景噪音,二档32.4dB比空调和风扇还要优秀,可以睡眠使用,其他档位我需要测试风量后作出判断。

2.裸机风量

裸机风量测试,测试环境如下,依旧是风袋测试法。

裸机风量是为了测试裸机状态下风量情况,所得风速如下,主要是看设计风量。

一档风量:3600秒*0.0165*1.73=103m?/h 

二档风量:3600秒*0.0165*2.67=154m?/h 

三档风量:3600秒*0.0165*4.23=251m?/h 

四档风量:3600秒*0.0165*5.96=354m?/h 

五档风量:3600秒*0.0165*7.67=455m?/h 

风量已经四舍五入取整。

设计风量作出了重大调整,可以预期的是,似乎风量在为高风阻风帽做补偿,当然我本人依然是希望厂家可以给出低风阻风帽,以获得更大的上机风量。


上机测试

新风机一定是,也是必然会进行上机测试的,不然怎么叫新风机呢,所以也叫新风机测试。

1.上机风量测试

测试环境除了接入风管,其他没变,未加入风帽。

上机测试数据如下。(软管,不带风帽)

一档风量:3600秒*0.0165*1.48=88m?/h 

二档风量:3600秒*0.0165*2.27=135m?/h 

三档风量:3600秒*0.0165*3.78=225m?/h 

四档风量:3600秒*0.0165*5.33=317m?/h 

五档风量:3600秒*0.0165*6.4=380m?/h 

软管会有一定的风量损失,不过即使如此,风量还是控制的非常不错的。四档近320m?/h风量也是持平了过去的恒运达版二代大土豆。

2.上机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后面会应对与不同风量和功耗做一定的解析。

因为设计上的改变,双滤芯设计从总的滤芯面积上,(考虑到H10的效能)是有所增加的,但是负载也随着加大,所以五代大土豆的功耗也一下子变得大了很多,以二代恒运达土豆为例,四档增加约35风量的情况下,功耗甚至翻了一倍不止,当然只要风量合适,功耗的增加其实问题倒也不大。

以持续四档为例, 二代恒运达版大土豆持续一年运行的电费(电费统一为5毛一度)为70RMB,而五代芝浦版大土豆持续一年运行的电费为179RMB,从数字上看起来似乎很多,但一年下来也就是多了109RMB,所以你可以说土豆二代恒运达版从能耗角度来说更优秀,但是我也更愿意推荐五代芝浦大土豆。而且自动控制会继续缩小功耗的差距。

3.上机噪音测试

测试环境如下,没想到背景噪音甚至低于晚上,醉了。测试距离保持和裸机测试类似。

约1.3米距离,背景噪音27.1dB

实测值如下

我们来对比下裸机测试的成绩,事实证明以后测试裸机就行了,差别不是很大,但是需要注意,挂壁后的噪音表现可能还会略有不同,我个人预计上墙后的噪音应该会更低一些。

噪音表现应对于风量应该说是非常优秀

4.轻度污染测试

老规矩,博朗通测试室外,空气堡测试低值。因为进入夏季,空气相对好了很多,确实不是太好测,等空气质量下降我在进行压力测试。

既然前置是G3+H10这种过滤级别,我们之后完全可以测试一下H10的过滤效能。

室外PM2.5最高40μg/m?。

四档下测得数据,最低值双0。

五档也是一样的,测得数值最低值都为双0,而且非常容易测得!

然后我去掉H13高效滤芯,仅测H10的单次成绩。

数值如下。

单H10过滤比例约为97.43%,已经非常优秀,当然这是低污染数值,高污染有时间我会在测试。这也意味着亚高效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如果你可以勤换亚高效,高效的寿命自然会非常的长!


加入米家

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卖点,终于加入了米家,而且支持以前那种类型的自动控制

按要求操作即可,之后就能看到土豆SUPER了。

基础的操作都是可以通过APP进行的,而温度大于20℃禁止开启辅热是一个非常好的点,略微可惜的是新风机面板仍然可以直接打开辅热,建议大家如果想完全由APP控制可以在控制板的弹簧上沾一层透明胶带就可以让面板触摸按键失效了。

基础的定时功能也在设置里面。

而关于自动控制一块,将会在下一篇详细解析,因为虽然实现结果是类似的,但是实现方法和逻辑还是有着较大差别!


数据汇总&总结

整整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算是把五代大土豆的评测做完,真是够累的,而且因为天气的原因无法做高污染测试,整体空气的改善我们也确实可以感受到,但是即使如此我仍然建议大家多关注新风,多注意呼吸的洁净。

我将整体的数据汇总,方便大家观看。

个人建议功耗只参考就足够了,每年的新风机电费投入如果不涉及辅热,年支出也就是百元级别。

裸机风量来看,大土豆super吸取了二代恒运达版和三代芝浦版的优点,低档和高档位的风量被拉得比较开,最适合档位我会选择卧室1,2档,而全屋3,4档,5档快速净化的时候偶尔使用吧。等配套风管风帽到位后我会再做一次风量测试来比较。

噪音表现都是取的上机噪音值,当然实测来看裸机和上机表现都是类似的,但是我的测试方法和上墙还不一样,上墙是硬管+风帽,而我的测试基本上是软管,所以还是有些许区别,这个之后我会来完善。而从对比中大家可以看到,恒运达版的噪音表现依然强悍,匹配程度依然是比较高的,而大土豆super则胜在3,4,5档的风量分布更为合理。

感受总结

工艺的大幅提升,质感不同于往日,但从外观的角度说,仍未彻底脱离老版影子,这个我希望下一代可以做出更大的改变。而设计改变巨大,替换滤芯只需要取下外壳,轻松不少,双滤芯设计解决了几个痛点,解决了侧装滤芯的密封问题,缓解了倒灌压力,3M的H10滤芯容尘量还是有信心的,可惜没有具体数值,对风机的保护依然强有力。风机风道一体化,大尺寸叶轮,完善的做工装配保证了风量的提高,抑噪措施的到位同为五档,甚至比400风量的三代芝浦大土豆的噪音还要低,而风量还高了60,一二档高风量依然很好的压制了噪音,而且富足的风量也为上高风阻雨帽和风道提供了风量保证。双孔终于替换成了单孔设计,可惜同时也失去了落地安装的可能性(定制支架可以做到落地安装)。

总的来说感受还是不错的,若要说问题,大概就是3M的H10级别滤芯的容尘量,无法获知,而H13级别的3M滤纸标称容尘量达到了13000mg/m?,当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长测解决,可以观察一下,G3+H10+H13全系3M滤芯,四档条件下,持续运行不换亚高效H10可以坚持多久,通过我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同时和老款进行比较。

关于自动化控制请等待下一篇原创,仅此篇我就花去了2天时间,实在是压力太大了,我要好好休息一晚上了。

首生铭记,最近很嘚瑟 。

1已完,2待续。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自动翻盖已经落伍了?...》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