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DR-10RBT 头戴式耳机使用感受(功能|重量|佩戴)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保暖耳罩:SONY 索尼 MDR-10RBT Hi-Res Audio 头戴式耳机》的片段:

     来看看,它是长这样的:

详细功能先列出:

1.蓝牙3.0

2.NFC

3.一触?Blutooth链接。

      就是耳机在未开机状态用手机触碰NFC区域即可自动开机自动连接,连接状态下再触碰即可自动断开。

      比较方便。

4.插入附带的耳机线即可作为普通有线耳机使用。

  耳机线为锯齿状,有效防止缠绕。确实很有效。

5.支持ACC和aptx编码格式。这是10RBT的卖点之一,据说使用支持aptx的设备蓝牙连接耳机播放音质会 有质的提升,但遗憾楼主没有这种设备,无法为大家测试音质,抱歉~。

6.40mm的HD驱动单元,频率响应范围在5Hz-40KHz,从反应流畅的低音到高清晰度的高音均可覆盖。

但只有在有线模式下有效。

7.(官方摘录)采用Beat Response Control(节奏响应技术)通过耳机外壳上的通气孔,可控制播放低音时的空气阻力,通过优化振膜动作,改善了低音时的过滤特性,可准确在线重低音的节奏。——又在卖弄黑科技。

      话说骚尼总是钟情于重低音,而10RBT的低音效果也是在意料之外的。

8.重点来了,最关注的防风保暖效果全靠它——耳垫。

      用低反弹聚氨酯材料立体缝制而成,采用声学密封结构,完整包裹耳朵,减少漏音,但隔音效果只有入耳的一半。

      头梁也是这种材料制成,比普通海绵更柔软细腻,摸上去很舒服。

9.耳罩上的转轴可以在佩戴时面向内侧,更加贴合耳朵。而耳机部分与头梁部分的连接轴也可以转动,使耳罩平折便于收纳。

10.附带收纳袋。

呼呼,总的来看,这货作为有蓝牙功能的保暖耳罩是绰绰有余的。

来看包装

拆之,得所有附件:

两侧耳罩底部功能按键比较集中:

在图片上大概把功能按键和接口都标了出来。

再列举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耳机开关机都会有提示音。

·第一次连接设备需要配对,长按开机键7~10秒,指示灯红蓝闪烁,在开机提示音之后几秒听到配对状态提示音,就可以在前端设备的蓝牙设备列表里找到MDR-10RBT并连接了。

·暂停/接听通过按下那个按钮实现。

·在插线作为普通耳机使用时,右耳罩上的所有按钮失效,MIC也不工作,插线就不能接打电话了。

·耳机开机默认仅支持SBC编码,必须按住电源键和音量+键 开机一次,才能转变为支持aptx和aac的高音质模式。

·耳罩部分看上去虽有金属光泽,但实为塑料,有点在于减轻整体重量。目测使用久应该会掉漆。

·实测通话质量清晰。

NFC区域在右耳罩上。

看看细节,左耳罩转轴处加入L侧提示,在音量+上也有哦,暂停/接听按键也做了处理以加大摩擦,拉上去找找看~,这点很方便佩戴时盲按。

头梁与耳罩连接轴可以90°旋转,转成这样↓

于是就可以很方便地放进收纳包。

给耳罩内部一个特写,能隐约看到发声单元,

也能隐约感受到当你站在冷风中耳朵在这全包裹里会有多么舒适。

实际佩戴中,北京再大的风耳朵都感觉不到,走到哪里耳朵都是热乎乎的,佩戴3小时也毫无压耳感。隔音效果略差,就像上面提到的大概是入耳的50%。

插上附带的耳机线后,

CKS99和Q3搭配时能听到的声音着实惊艳到我,但用10RBT来听就会明显感到推力不足了。

不过不影响。耳罩主要的前端是**云音乐。

好了又到了玄学交流时间了。

楼主知道音质描述对大家有借鉴意义,但还是实在无法去组织语言,我若把它说得像校花,必有人听后感觉像如花。

所以,建议实体店试听。

锯齿状的线材↓,从根本上杜绝了恼人的缠绕。

不知道图片经过压缩后还能不能放大看到线上的锯齿,但从缠绕后的整齐度也能看出防绕线效果。

收纳袋做工尚可,但仅限收纳,对耳机的保护能力欠缺,有必要另购硬壳包。

图赏环节: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保暖耳罩:SONY ...》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