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索尼 WH-H800 头戴式耳机外观展示(头梁|耳罩|音频线|数据线)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太空橘子
-
摘要来自:2019-05-1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橘子爱音乐 篇二十七:#晒单大赛#冬日EDC,糙汉子的Mini心,「索尼」新款 h.ear mini WH-H800 无线蓝牙头戴式耳机体验》的片段:
包装的正面是产品的渲染图,Mini、Wireless,「迷你加无线」也是这款耳机的主打特点。
背面是WH-H800的一些主打科技,以及APP下载链接。
拆掉外包装,就看到耳机本尊啦,第一感觉是比较Mini的。
除了耳机,配件方面有收纳袋、3.5mm音频线,数据线以及说明书。
虽然搭载了不少无线黑科技,使用起来倒是蛮简单的,说明书一看就懂,这里就不展开了。
随机赠送的收纳袋相比之前的h.ear略有简配(之前是硬壳包),外面使用的是防水布,里面也有微绒衬里,防止刮伤耳机,不过我一般都用不上,直接挂在脖子上情况更多。
外观
WH-H800延续了h.ear的系列风格,外观简约,头梁上有索尼的LOGO,如果不是因为WH-H800这代采用了压耳耳罩(体积更小),乍一看,还以为是前代的100ABN(包耳设计)和MDR-100AAP(包耳设计)。
先秤一下耳机的重量,只有176.3g,对比之前买过的Beoplay H8 255g、Sony 1000X 275g、Bose QC35 310g,可谓是轻了一大截,相对来说长时间佩戴对脖子的压力较小。
而头戴式耳机舒适度,不仅是靠产品的重量,另外就是和人体接触的部分,一个是头顶后脑勺的位置,另外就是耳朵的周围,所以耳机的头梁内侧和耳罩的柔软度也是决定舒适度的条件。
先来看头梁内侧,WH-H800采用的材质组合是记忆棉+蛋白质。
像我之前买过的QC35采用的Alcantara面料,手感类似于翻毛皮,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真皮;而Beoplay H8则是内织物表面,稍微有点硬。
这三种面料各有优点,QC35用的Alcantara舒适度最好,但是时间久了有脱皮现象发生;H8的内织物虽说没有脱皮困扰,但是舒适度是最差的;索尼用的这种相对其他两款来说比较折中。
耳罩呢,我个人觉得比之前的1000X舒服,虽然是压耳设计,但在实际体验中,并没有觉得对耳廓有很大的压力。
来个gif测试一下,压下去反弹速度棒棒的~
说个有待改进的地方,WH-H800的耳罩是没办法180度旋转调整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可调节的头梁位置则使用的是金属,更耐用,阻尼恰到好处,不夹头,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好的话,是很容易造成断梁的。另外采用金属的好处是噪音更小,比如走路的时候,不会有咯吱咯吱的机械噪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