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T90扫地机器人使用体验(刷头|吸头|吸管|除尘刷|安装)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笔点酷玩
-
摘要来自:2019-09-25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笔点酷玩 篇四十八:一体扫拖走心之作?360 T90扫地机器人开箱篇》的片段:
不清楚如何使用,贴纸上的二维码为你指路。附近还有个WiFi连接状态指示灯和Reset重置键,在初次配网绑定手机APP 360智能时,WiFi指示灯将首次派上用场。
HEPA的滤网架是以卡扣方式固定在尘盒基座上的,拆下后再从背面取下HEPA进行换新。
下面看看360 T90扫地机的背面,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的看到4组防跌传感器分布在T90头部四个方向,方向轮和2只主轮形成三角支撑。
之前单边刷和双边刷两种扫地机我都用过,实用经验表明,边刷未必越多越好,实际清扫力度和效率更多的是取决于电机吸力,双边刷反而容易将本该聚拢的垃圾打飞,从而降低洁尘效率。日本NIDEC无刷电机带来的最大2200Pa吸力(其他三个档位为600/1000/1500Pa),以及前面展示的“全封闭”流线风道,让T90有自信采用这一国际主流的单边刷设计,至于清扫效果究竟如何,我将在下一篇着重测试。
T90的主滚刷可以通过这样双指捏住卡扣开启外罩取出,仔细看罩子前部也有一排胶条,在清扫时可用小角度贴近地面以防止漏扫。主滚刷以胶条+高密度刷毛组成V型浮动式滚刷,跟容易对付难缠的毛发,拆卸后用自带清理刷+刮刀就可以搞定主滚刷的日常清理。
出厂时,水箱底部魔术贴已经贴好一张T90专用抹布,贴合平整,抹布边缘锁边针脚细密。仔细看抹布的“两翼”绒毛圈“颗粒”观感与中央有一些区别,不知道这种设计是否专为拖地效率所做。T90还支持一次性拖布,大概分为超纤维材质柔软型和色纺纱略硬的两种,对应2种不同除污场景。
只需对着底部接口一插,听到咔的一声就完成水箱的安装,此时,T90的“支架在位传感器”将会检测到已装好的水箱,同时反馈到APP形成通知推送。在拖地模式下,T90会利用后部自重将拖布压向地板,从而实现高效擦拖。水箱尾部有一个卡扣装置,单手夹一下就可以将水箱拉出,拆装都很方便。
来一张万向轮和附近的防跌传感器特写。
两只主轮直径较大,同时拥有特殊的“轮胎”纹路,平时依靠机身自重将轮子压到最低,在遭遇台阶时,便可利用弹力轻松越障。当然,如果由跌落传感器检测出高度差过大,这样的台阶T90是不会下的。有趣的是,在后面的测试环节,我在1x1m的桌面上测试防跌落,T90“试探”了两圈之后,用语音提示向我抱怨“我被困住了”同时暂停运行。
这种人性化的反馈和人机交互体验还有很多,我会放到下一篇去写。就拿充电座来说,T90在回充走到正确位置后会唱着歌跟主人报告状态,家里俨然多了一只成天趴着的小宠。
30张照片看过,至此360 T90扫地机器人的开箱部分告一段落,下一篇我将针对这款扫地机的实际清扫(扫/拖)效率、避障/脱困/防跌能力、房间规划、APP自定义清扫体验、续航时间、噪音测试、维护心得,以及结合家里的智能音箱进行“智能遥控清扫”等关注点,为大家带来更为详尽的经验参考。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