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技G913机械键盘图片外观图(按键|指示灯|防滑垫|脚撑|键帽)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Tiger5G谈数码 篇九十四:无线的,才是最好的。罗技G913无线机械键盘体验》的片段:

这次G913是国内版本的型号名称,海外版本的名称是G915,搭配一起发布的其实还有有线版G813,两款型号最大的差别有线版跟无线版的区别。

开箱包装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虽然是千元+的旗舰型号,不过罗技在G913身上依旧采用很“任性”的简洁化包装设定,几乎没有多余的设计和多余的配件。

配件主要就是一条micro usb延长线、USB转接头及接收器。延长线也采用了编织线。




真正摸到G913的第一感觉就是:哇,这键盘也太薄了吧!跟常规轻薄版的薄膜键盘已经差不多了,而这居然还是一块机械键盘,而且是一块内置锂电池的三模机械键盘。

虽然G913定位属于游戏键盘,不过实际风格跟G系列大多数机械键盘型号类似,外观部分其实“游戏风格”没有说特别强烈,相对来说之前的G910会更符合我们传统概念上对于游戏键盘的感觉。这种外观设定其实也是罗技对比市面其他品牌游戏键盘风格化区分的点之一。




22mm的键盘高度

G913因为采用了超薄GL 机械键轴,加上本身产品设计定位,所以实现了22键盘高度,前面我也说了这种高度就跟常见的轻薄型薄膜键盘差不多了,作为对比我拿常规cherry机械轴键盘给大家参考下就可以明显感知。而这种设定带来的手感差异,下面我也会另外说下。



除了轻薄化的外观,G913在功能方面也是丰富且全面,比如下面我最喜欢的多媒体控制区域,这个金属音量控制滚轮好评度也是非常高,当然我也非常口水carft的那个控制滑轮,G913这个滚轮手感绝对够好,唯一可惜无法自定义用来支援一些专业软件的功能调节。

键盘上盖采用了一体式的金属拉丝面板设定,所以键盘整体看起来比较硬朗,边缘过度到底面也比较自然。




令人纠结的宏按键区域

左侧专门针对游戏的宏案件区域估计是最让人纠结的地方,需要的人会很喜欢,用不到的人就需要习惯来避免误触,不过按常规厂商的逻辑,G913如果卖得不错的话,估计后面还会有去掉宏按键区域小一号版本。

F键按键区域上面是3组切换按键及MR宏录制键,搭配5个宏按键,所以可以有15套宏命令组合,狂热的游戏党估计倒是挺开心的。






键盘顶部的数据接口及电源开关,个人感觉g913唯一比较可惜的就是数据接口采用的依旧是micro usb口,而不是type c口,希望罗技早点把所有外设设备的接口更新到c口。



毕竟是无线机械键盘,而且续航时间不短,且内置电池,从后面看几乎分不清或者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内置电池的键盘。

底部提供了两种角度的支撑脚方便调节,另外受益本身比较轻薄的设定,所以各种角度无额外手托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支撑。




两种不同角度带来的键盘高度区别



迅雷不及掩耳的敲击快感

G913可选三种轴体,虽然都是GL矮轴,不过实际还是对应分了GL C、GL T、CL L四三种细分类型,来对应三种触发手感,我手上这把是选了GL L也就是对应传统的“红轴”手感。

这三种轴除了压力类型不同,触发键程、行程距离、按键力度都一样,另外还有一个区别点,就是GL C轴类似传统青轴声音会呈现高频清脆感,所以从手感跟静音的需求,我第一感觉都是选了GL L(红轴)版。

之前我自己好像没有特别用过矮轴版机械键盘(主要靠谱的无线型号好像没有),所以对于G913的手感还是很期待的。自己之前平时主要用的键盘有常规樱桃轴(红轴)跟静电容键盘,传统樱桃轴键盘因为触发键程、行程距离相比常规键盘都更高,所以类似moba 这种需要超快速操作键盘且得到反馈的游戏类型并不一定的都合适,有些人还是会喜欢快速反馈的感觉,但传统薄膜键盘的反馈触感又明显不如机械轴键盘,所以大概也是如此激发除了矮轴这一细分轴体。




会不会有不适应的问题?其实手感部分我几乎无过渡的习惯,因为平时自己就是静电容跟樱桃轴之间在切换使用,所以GL矮轴适应起来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加上自己平时打字速度应该算比较快,搭配短键程与快速回弹,打字或者游戏里面的操作位移感觉确实会更快速得到反馈。

超薄的背光键帽加上GL轴特别的卡扣安装,基本告别了第三发键帽,也顺便帮你省了钱。

大键位的手感统一性也不错,没有松垮的感觉,而且虽然是超薄机械键盘,不过倒是很少误触。



Lightspeed 无线,三模连接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Tiger5G谈数码...》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