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笔记本Air使用总结(漏光|屏幕|配置|续航|性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麦克阿摄
-
摘要来自:2019-05-28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轻薄如我:MI 小米 Air12.5 笔记本 简单使用评测》的片段:
▼ 漏光测试。本部分图片全部直出,中间顶部白色为文字。三种颜色的测试,可见边缘和中间只是有一点点亮度不均匀,整体漏光控制非常出色!
屏幕总结:漏光控制优秀、全贴合亮骚。在使用过程中只是觉得屏幕略小,看文字吃力,但这不是屏幕问题,这是尺寸问题。面板供应商为京东方,整体色彩表现也是笔电中优秀水平,但和13寸的米本、供应商为三星的相比,色彩表现稍差一点。
配置升级空间
看到只有4GB内存、128GB银盘,升级空间自然非常重要了。为此,必须打开后盖。
▼ 卸去所有螺丝钉,注意上部中间的塑胶垫片下也有一颗螺丝钉,揭开卡扣,就可以开后盖。里面结构相当紧凑,且很少有飞线(有的只是供电线、喇叭线),主板为黑色pcb,电池占了半数比例空间。
▼ 主板上没有内存插口,现有内存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这就说明内存后期完全没有升级空间。
▼ 在主板右上角,看到SSD,现有128GB是sata3接口的,旁边有一空位,则是PCIe接口,后期升级可以SSD“双通道”。
总结:除去CPU不可更换不说(毕竟现在很多笔电、尤其超极本都是这样),但内存只有4G且不可升级,这是3年前macbook pro乞丐版的配置。然而内存大小对于笔电非常重要,4GB无疑是偏小一点,进一步说明本机绝不是面向性能的。SSD采取可升级策略,且有俩插口,这是极其良心的做法,甚至有点过配了。后期升级SSD可以买一跟PCIe口的同现有的跑“双通道”,亦可车换掉sata口的。
电池续航
上文可见电池占据了舱内半数空间,配备了容量36瓦时的电池,这对如此娇小尺寸的本本来说绝对可以说是大容量了。电池供应商为LG(拉开金属固定片可以看到)。
标称9.5小时、7.5小时的续航,在正常上网、办公情况下6小时完全没有问题。充电有“快充”功能,规格为1C,测试下来的确半小时可以充50%电量(并不是1小时充满100%,是因为充电到最后电流和效率都会变慢)。
▼ 充电口(USB Type-C)边上有电量指示灯,红黄蓝色来简单标示剩余电量信息。
性能叙述
虽然本宝宝是主攻便携、续航的,不是性能怪兽,但性能也并不能抛弃。性能主要和配置有直接联系,还与系统优化有关系。
好吧,来跑个分!
▼ 总分7万分,正好击败了50%的用户,处于没有可比性的中游位置(因为俺是新机呐),但也能说明性能并不是太弱。CPU、显卡、内存的表现都在中游,但硬盘居然击败了95%的用户,或许内存不够时候虚拟内存也很强啊。
▼ 和跑分相比,我更关注实际使用情况,其中开机时间也很重要。基本上一直是秒开秒关的状态,安装的360监视所得开机仅用6秒,击败99%用户。
总结:性能不是怪兽,但绝非病怏怏。实际使用秒开秒关,即便开几个网页后内存占用率就比较高,但实际使用相当顺畅。可能这与系统预装的软件少有关系,因为主流品牌都会预装一大把据说和系统、安全、服务等有关的软件,并且自起,或许这些电脑厂家太看不起微软系统、安全、服务的能力了吧?开机6秒的成绩绝对和系统的“清洁程度”有关。并且本机在使用过程中,更多的是“开盖即用,盒盖就走”状态,也是使用macbook的通常情况,并且两天不“开盖”后电池电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这和其他大部分windows笔电有太多不同。但唤醒速度尽管不慢,比macbook慢也是事实。
那么,值还是不值?
与其说值不值,不如说适合哪些用户群。正是这台特点鲜明(配置低、便携好),更适合以下几类用户群(用途):
一,商务人士。经常走南往北,少一斤重量也很有助于轻装上阵,且不跑专业程序,只做文档、娱乐等轻应用。
二,非专业的学生群。主要是非计算机专业、设计类专业,因为这些专业需要跑大软件,如果只是追剧、上网、论文等使用,本宝宝已经足够,且只要3K5的售价十足便宜。
三,专业人士的副机。一般软件类、设计类等专业人士肯定有更高配置的台式机、笔电,或者笔电工作站,然而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携带。
小米笔记本Air 12.5是一台配置较低,但做工、设计、用料俱佳的产品,可谓特点鲜明,更是一款面对差分市场的产品,或许你会觉得本款太不适合你,或许你需要米本Air 13.3寸那款,更高的配置、稍大的屏幕和重量,能够适应更多用途(专业程序、游戏等)。或者,你是需要一台游戏本、工作站,亦或是台式机、服务器……
然而,本机拥有cnc一体铝合金机身、全贴合屏幕、玻璃触摸板、超窄边框、背光键盘,等等只有高端型号才具备的配置和设计,这些“配置单外”的元素正是支撑其他主流厂家对于高端型号超高定价的理由……
适不适合你,值与不值,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