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 Q Nate 智能手表使用感受(佩戴|应用|功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带鱼1982
-
摘要来自:2019-02-1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原创新人# 高颜值轻智能 Fossil Q Nate 智能手表 简评》的片段:
佩戴感受
虽然手表很重,真的重,但戴在手上感觉却不是那么的明显,感觉跟之前带TicWatch差不太多,虽然平时不怎么感觉,但还是会时不时的来刷一下存在感,毕竟那么大块的手表摆在那边,特别是使用电脑码字的时候感觉比较明显,另外对于穿袖口比较宽松的衣服可能感觉不明显,冬天穿那种紧袖口的衣服就有点难受,异物感比较明显,只能把手表塞衣服袖口里面才舒服些;如果想追踪睡眠情况,晚上就需要佩戴,但晚上佩戴感觉反而并不明显,个人感觉完全可接受,对睡眠没有影响,也许是我睡眠本来就还好的原因吧。
配套应用
应用这部分不想详述,与其他智能手表的应用大同小异,基本感觉:界面还是很美观的,功能设置也很清晰,对新手提供了基本的指引,但应用提供的数据还是有点少,只是够用而已,比如睡眠数据只能看到整体概览,这个在功能部分再详述。具体功能大家就看图猜猜吧。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第一次连接时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操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把手表后盖打开电池拔下重新装好(重启手表),并把手机重启,再连接就好了,不知道是哪个操作起了作用,有用户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试试。
功能评测
蓝牙连接
首先是蓝牙连接的稳定性,如果蓝牙连接不稳定,推送的稳定性就无从谈起,貌似Fossil也是用的Android Wear的核心,因次在iOS上的连接稳定性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但经过我几天的测试下来,连接出奇的稳定,无论是手机重启、蓝牙关闭后重新打开,抑或是离开范围后回来,都能迅速的连接上,并且非常稳定,这对于推送来说很重要,几天感受可靠性值得信赖。
计步及睡眠跟踪
Q Nate本身提供的智能功能本来就不多,计步和睡眠跟踪也不算什么高级功能,大部分手环甚至手机就可以提供。虽然功能简单,但我觉得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见过很多手机的应用自带计步功能准确性都不高,把手机在手上不停的摇,或者在电脑上码字的过程中都判断为在走路,这样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就不高了。本人认为iPhone自带的健康应用中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根据与健康应用的数据对比,并且在开始使用初期也会时不时的会去关注校对下数据,Q Nate的计步还是比较准确的,没有出现计数过多现象。测试过一次坐位置上码了一个小时字,手表记录的步数还是一小时前的,所以基本判断手表对于计步的算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睡眠数据,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带着手表睡觉,记着大概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然后打开APP看一下手表记录的睡眠数据;根据这段时间的记录情况,我发现记录还是比较准确的,就算躺床上玩手机都能判断不处于睡眠状态。但是我在公司躺椅睡午觉,手表就判断不出来了,好像只能记录晚上睡眠时间,这点有改进空间。
前文也说了,有个不足在于APP提供的数据信息量太小了,计步只能看到今天走了多少步,睡眠记录睡了几个小时(深浅睡眠时间分别为多少),连什么时候开始入睡,什么时候醒来都没有,其他更具体的信息和按周按月等统计分析都一律没有,如果能根据个人计步和睡眠信息进行分析,给出一些生活建议就更好了,这样明显比仅仅作数据展示来的更智能更贴心,希望能在以后的版本更新中加上。
推送
推送是我个人对智能手表最关注的功能了,无论是之前用过Garmin的vivo smart手环还是TicWatch,推送功能都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无论是手环或是智能手表,都是作为手机的辅助设备存在,受限于屏幕和交互方式,本身是无法取代手机的,于是作为辅助设备,提醒功能就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会有以下场景:1、手机在位置上充电,人在附近会议室开会,由于开静音,错过了领导的电话。2、在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呢,口袋中的手机来了消息了,拿出来以后发现只是个广告短信。个人觉得推送的主要作用在于:1、手机不在手边时不错过重要的通知,2、对于手机的通知进行筛选,对于不重要的信息可以不打断手上正在进行的工作。
相比于Withings Steel HR增加了一块小屏用于显示推送信息,Q Nate的推送设计显得更特别,使用数字来代表某个通知消息,当手表上收到相应的通知,手表的时针和分钟将同时指向该数字,这样也使得Q Nate的手表形态更像传统的手表,没有破坏整体性。因此电话和应用的推送最多共能设置12组,电话和应用各可以设置6组。Q Nate允许为6个联系人分别设置一个数字,当该联系人来电话时,手表时针和分针将同时指向该数字。除此以外,还可以为最多6个不同的应用设置相应的数字,但貌似Q Nate也并不支持所有的应用,但微信、微博等主流应用都支持(我手机上的应用支持情况见下图),当该应用有新消息提醒时,手表将指向设定的数字。
这里分享本人的一个小经验:你可以把1到6点设置为来电提醒,1到3设置为亲人的号码,4到6设置为重要的工作号码,比如领导,12设置为电话应用的提醒,这样就很清晰,即使你不记得哪个数字对应哪个人,但一看数字就大概明白是工作电话或家人电话,可以决定是否要接,而12点是其他人来电。具体应用的提醒就只能靠记忆了,其实除了电话以外也就短信和微信的提醒比较重要,设置两个好记的数字就可以,问题也不大。
对于Q Nate的提醒功能,由于受限传统手表的表盘显示,采用了折衷的解决方案,虽不完善,但我觉得对于我而言已足够,让我可以更关注重要的通知。其实如果时针和分针分开显示,分别代表不同的通知类型,就可以有12*12=144钟组合,这样肯定够用了,Fossil的工程师应该也会想到吧,但对于记忆力是个考验,虽然12种提醒组合有些少,但对于大多数人已足够,也正是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关注重要的提醒。
实体按钮
手表提供了3个实体的按钮,这三个按钮的功能可以通过APP的设置>支持>设备功能>使用您的手表菜单可以查看。在这简单说明一下:
上面按钮:查看日期。
中间按钮:在最近的提醒、日期、24小时制显示之间切换。
下面按钮:定义为Q Link按钮,根据你APP上设置的Q Link按钮的功能对手机进行控制,Q Link支持以下操作:查找手机(当找不到手机,若Q Link按钮设置为该模式,手机会响起指定铃声)、控制音乐(按单次、按双次、长按分别对应不同操作)、拍照(支持单张照片和连拍)。但我觉得这个功能有些太鸡肋,需要在APP上进行设置,特别是查找手机功能,手机都找不到了,还怎么设置Q Link的模式,除非把Q Link的模式一直设为查找手机,那其他模式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可以根据当前手机的状态智能判断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