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笔记本电脑选择理由(屏幕|喇叭|独显)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双脚开车的狗
-
摘要来自:2019-01-23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Apple 苹果 MacBook Pro 15寸 MJLT2ZP/A Retina 笔记本电脑 选购及维修经历》的片段:
时光飞逝到了10年,T60的性能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而且算上充电器3KG+的重量每天上下班都要背来背去,我急切需要一台轻薄的机器,综合考虑了下,选择了TP的X301,一台13.3寸的超极本(如果当年有超极本这个概念的话)。
这么多年下来,表面有点脏,也懒得打理了。
很难想象一台带光驱的13寸笔记本是如何把重量控制在1.4KG的,也许这也算是TP的黑科技。
WIN10跑跑还算流畅,大型软件就不要想了
当年价格巨坑的东芝1.8寸256G固态
话说这款机器的CPU实在是弱爆了,SU9600主打低功耗节能,事实证明相比T7400,性能差距还是蛮大的。不过得益于新的架构以及DDR3内存,低负荷的状态下感觉还是会比T60流畅很多,买回来就直接把内存升级到了8G,硬盘自带是250G的(炒鸡慢),也换成了专用的256G固态。这里要说下这款机器硬盘的尺寸是1.8寸,并不是常规的2.5寸,所以换固态的成本满满都是血和泪啊 。这样折腾了一番后,用起来就舒心很多,由于平时也不怎么玩游戏,最多也就看看视频FLASH什么,HD3000的集显也够用了,最关键是裸机1.4KG左右的重量,比原来的T60轻了整整1KG多,还要什么自行车。后来为了续航把光驱拆了换了一块3芯电池,这样总共6芯使用时间也可以达到4-5小时(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把背后一块3芯换成6芯
)。
时间直到15年的某一天,我背着X301到客户那边做系统实施,对着巨大的流程图做了个操作,鼠标刚点完发现系统无响应了,看了看任务管理器CPU占用100%,心想放着吧,没准过一会就好了。就这样等了大概45分钟后系统恢复正常了。在这漫长的45分钟里我已经考虑下一台笔记本应该换什么了 。
一开始把目标盯准了X1 Carbon 3rd,说实话这是一台相当有逼格的生产力工具(我甚至认为X301就是X1的前身),当年第一代X1刚上市我就被震撼到了,虽然说第二代走了弯路(详情请找度娘),还好第三代及时纠正了过来,可是联想作为一家美帝良心企业,国行高配的X1价格不忍直视,作为资深屌丝只能把目光转移到其他非正规渠道上 。
了解下来,i7+512G的高配价格基本在1W3左右,觉得还是稍微贵了点,而且当年的TP最令人诟病的就是那块屏幕(四代据说换了IPS后效果好很多),毕竟天天要对着好几个小时,这方面不能凑合,而且同样价格都能买到MACBOOK PRO了么,于是就先去了趟本地的直营店……
一番体验下来觉得还是应该买15寸的高配,主要有几点理由:1、15寸屏幕看着比13寸舒服。2、15寸的喇叭效果比13寸好很多。3、独显独显独显,虽说不一定要用,可是有总比没有好。决定完了就找朋友去香港带了一台回来(国行17988的价格真心下不去手),价格是14500,算上其他配件总共1W5以内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