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 KYRIE 4 男子篮球鞋外观展示(设计|性能|系列)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识货App
-
摘要来自:2019-03-0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球鞋90秒第三十二期—Nike Kyrie 4》的片段:
更换了设计师,调整了设计理念之后,Nike Kyrie 4在2017年末与我们见面了。
Benjamin Nethongkome 的加盟是Nike想让Kyrie系列焕发一丝生机的行动,而欧文也是前所未有地大力投入了设计。于是,我们也在2018之际得到这双“最适合欧文”的签名鞋款。
在这里,我们90秒测评组将专注于实战性能和外观的描述。
球鞋的外形看上去有许多参考Kyrie 2设计的痕迹(据说也是按欧文自己的要求留下来的)。典型的上翻式大底已经成为了Kyrie系列的传统,而中高帮的设计轮廓上看起来也与2代极其相似。而球鞋在中底1增加的“分裂纹路”究竟有什么用嘛……
当然了,对于实战鞋来说,设计啊科技配置啊啥的终究是为实战本身服务的。所以既然开箱我们说了很多外观上的特点,这期90秒我们就快速进入实战环节吧!
优势——可能是二代以来“最适合消费者”的实战鞋款
“缓震变好了”的真相
其实在写Kyrie 4的测评之前,我们关注了很多论坛内的“第一脚测评”,得到的一个共同的观点——Kyrie 4有前掌缓震!于是许多用户都开始赞扬Cushion中底的缓震性能……
太天真了!
Cushion是比Phylon软,此话不假,但是Cushion的密度其实比Phylon并没有小太多(正常人无法凭双脚感觉到二者的密度差),所以Kyrie 4的前掌缓震性能提升并不来自于中底材料的改变,而是——中底厚度的增加。
同时穿上Kyrie3和Kyrie4进行对比,大家能够马上发现Kyrie3其实更加贴地,这正是因为Kyrie 3前掌中底的确比Kyrie 4薄上不少。就欧文自己的运动习惯和球鞋要求来看,通过增加中底厚度,增加后掌zoom气垫面积来提升缓震,应该也是市售版本对消费者的一种妥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