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XZ Premium 手机使用总结(成像|模式)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Kim较瘦
-
摘要来自:2019-06-28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Kim数码 篇六:Kim工房:相机,与神同行!SONY 索尼 XZ Premium 手机 评测(续)》的片段:
鉴于XZ Premium发布于2017年2月(实际发售已经是2017年5月),考虑到索尼手机一贯“惊人”的成像表现,就不拿2017年的同级别竞品来欺负它啦,这里请出2016年度成像标杆iPhone 7 Plus作为参照物。
下面选取四个场景,让XZ Premium与iPhone 7 Plus互相伤害,两者均使用原生相机App,自动模式+缺省参数。在硬件规格上,XZ Premium画幅更大、像素更高、焦段更广,iPhone 7 Plus光圈更大、带OIS。
左:XZ Premium,ROM=47.1.A.5.51,港版
右:iPhone 7 Plus,ROM=11.1.2
场景1:室外正午多云
伤害真的有点大,如果说iPhone 7 Plus的照片是多云,那么XZ Premium就是阴天,显然索尼的测光算法存在问题,或许它试图保留更多的高光细节,但整体画面已明显欠曝。
放大到原图(即100%)来对比,XZ Premium的天空显得有点脏,特别是建筑物的边缘已出现伪像,整体画面很粗糙,完全没有体现出大画幅+高像素的解析力优势。相比之下,iPhone 7 Plus的成像干净且精致,树叶的细节更是栩栩如生。
场景2:室内正常照明
XZ Premium曝光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色彩也不如iPhone 7 Plus鲜活明快,玻璃门上倒影的细节,更是iPhone 7 Plus清晰可辨。
原图对比基本延续场景1的战况,XZ Premium的ISO已拉到500,噪点非常明显,但解析力上却毫无优势,iPhone 7 Plus倒是保持着干净的画风,只是解析力略有下降。
场景3:室内弱光
两者曝光终于一致,想想也是,弱光下XZ Premium再欠曝的话,画面真心没法看。办公室顶面的隔板,iPhone 7 Plus出现高光溢出,XZ Premium反而控制得不错。
原图对比毫无悬念,没有OIS的XZ Premium已经飙升到ISO1600,别再强求什么细节,几张白纸都糊成一块。两者的降噪策略都倾向于消除彩色噪点,不过在传真机的表面,XZ Premium仍有少许彩色噪点。
场景4:虚化
这里的差距并不大,XZ Premium的虚化能力稍逊一筹,焦外过渡也不如iPhone 7 Plus自然。
小结:原本以为,缺少OIS的XZ Premium顶多是弱光下吃亏,强光下应该能尽情展现大画幅+高像素的解析力优势,对标结果证明,我还是太年轻。一位掌握CIS核心科技的数码影像行业资深老司机,拿着独家秘制的高规格IMX400,却交出与身份不符的基础成像,这,就是传说中的“负优化”。
五、样张分析
相机评测至此,Kim较瘦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索性让XZ Premium自己用样张来解释一下吧,所有照片均为自动模式,部分使用触控对焦,仅缩图并加Exif标识。
第一组:白天
白天或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基本延续成像对标的测试结论,XZ Premium的测光非常保守,虽然能尽量保留高光细节,但画面整体欠曝,色彩沉闷缺乏通透感。它所搭载的RGBC-IR传感器,尽管听起来很牛逼,但实际上对自动测光和自动白平衡帮助不大,室外环境白平衡偏暖,室内环境白平衡偏冷,两头都不讨喜。
第二组:晚上
晚上或弱光的情况下,XZ Premium测光还算靠谱,高光区域也控制得不错,但由于ISO飙升以及索尼招牌负优化,画面涂抹感非常严重,基本没啥细节可言,只能缩图欣赏。
通过样张Exif不难看出,弱光下XZ Premium的安全快门与自动ISO的规律:第一阶段,当快门大于1/50秒时,会大幅拉升ISO;第二阶段,当ISO达到800时停止拉升,转而增加快门时间;第三阶段,当快门达到1/16秒时停止增加,转而继续拉升ISO。
尾巴、与神同行
常言道,背靠大树好吃瓜,但是Xperia手机的背后却是一整片森林(索尼集团)!一方面索尼在数码相机(尤其是无反相机)市场独霸一方,另一方面索尼在CIS(尤其是手机CIS)行业垄断上游,甚至还将最先进的CIS留给自家旗舰手机,这些优势都是其他手机厂家所不具备的。因此按常理说,Xperia旗舰手机的成像画质应该在DxOMark天梯上一骑红尘,最起码能领先竞品一两年都不为过。
然而那个特立独行的索尼移动,却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别说领先竞品一两年了,毫不客气的说,Xperia旗舰手机的成像已然落后竞品一两年……我只想问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
最后,用古龙小说《圆月弯刀》里的一句话,来形容Xperia旗舰机的成像,最合适不过:纵使神刀在手,也无法成为刀中之神。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