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SHICA相机使用总结(拍摄|机身)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非主流相机研究所
-
摘要来自:2019-08-16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鱼和熊掌—YASHICA 635 双画幅双反相机开箱》的片段:
重头戏,说说它的135拍摄
纵观635的前辈和后辈,以及现在某宝上能很容易买到的附件,他们的思路大多是大底兼容小底,反正有位置,往里塞就是了。至于易用性却很少提及。于是乎就出现了要用两个135暗盒加粘片头,或者干脆就得去暗袋里倒片。前者浪费胶卷,后者操作繁琐。他们的出发点似乎只是为了体验和猎奇,却不在乎真正的实用性。
而635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了。首先是它设计的135附件。除了常规的延长接头,中间的画幅隔断板上还设计了可以和卷片联动的过片齿轮。此外,充分考虑到了135胶片和120胶片的厚度差异,还设计了一块独立压片板来确保焦平面的平整。
接下来是它的机身构造。
635和它的原型机YASHICA-D相比。右侧的功能布局是一致的。但是在左侧单独增加了一系列专属135的旋钮。它有单独的计数器转盘和过片旋钮,锁定释放装置,而且,还有倒片装置!是的。它不但不需要另外接暗盒,而且还能把拍过去的片子再重新倒回来!
在认真的体验过YASHICA 635这台相机之后。我只想说佩服它的实用主义。135拍摄在这台机身上不再是鸡肋,而是可以让你用起来得心应手。每一个巧妙的细节设计都能体现出厂家的用心。
我也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画幅的机身。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在中画幅的机身里拍摄135的胶片呢?
或许是为了差异化竞争。也或者是给消费者营造足够的新鲜感。再或者,可能那个时代的相机和胶片都是昂贵的物品,节省购买器材的资金,这也是一种可能。
最后放几张120和135的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