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ILCE-7RM3 全画幅无反相机使用总结(像素|菜单|防抖|对焦|续航)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瓦力怪叔叔
-
摘要来自:2019-05-05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瓦力摄影课堂 篇十一:美食摄影师的索尼 A7RM3 / α7R III 使用报告》的片段:
菜单丰富设计复杂
索尼微单的按键和菜单设计一直被吐槽,但从富士器材一路使用过来的我,也要吐槽α7R III的菜单设计,只能说索尼家电大厂的工程师不懂摄影。为了熟悉菜单我做了一个表格,将所有内容都整理出来,需要必要设置和自定义的功能都批注上,每次重置出厂设置后,按照菜单重新设置,一劳永逸啊,这张表格看的多了,菜单也熟记于心了。
下按钮 → APS-C/Super 35mm
平时F55mm F1.8 ZA 挂机拍摄美食使用这个功能可以很好的避免畸变,还可以秒变黄金人像镜头焦段,是不是很好玩。通过直接改变视角取景和构图,远比通过后期剪裁要方便和舒服的多。但是F1.8的光圈也会随之等效为F2.7(F = 镜头焦距 / 通光孔直径)。
高像素 与 APS-C/Super 35mm
简单来说开启APS-C功能后可以使用兼容E卡口的APS-C镜头,α7R III全画幅剪裁为APS-C画幅。当然买α7R III的用户,也不会故意搞个APS-C镜头来用。这个功能的实用意义在于利用画幅剪裁改变全画幅镜头的视角,拿F55mm F1.8 ZA举例,可以将55mm可以转换成约85mm视角来使用(其它焦段同理,乘以1.5的镜头转换系数),实际就是图片剪裁的原理,只使用全画幅传感器的中央部分相当于APS-C画幅的面积,照片的有效像素变为5168 x 3448 ≈ 1782万。
不要小看这1782万像素,日常使用够够的,视觉中国出售图片也才1200万的像素要求,是不是有种又可以省钱少买一支镜头的感觉,正所谓器材的短板可以用知识和技术来弥补。但是换作2420万像素α7 III使用该功能以相当于APS-C的尺寸拍摄时3936 × 2624 ≈ 1033万,实用意义就欠点了。
△上图利用中长焦的拍摄距离(数码剪裁)避免透视畸变。
强大的对焦和追焦性能
黑科技,在对焦性能方面我至今还没用过比索尼更强大的机器。4月发布的Ver3.00 新固件实现了动物眼部对焦功能,使用上会受动物毛色的影响,如果眼睛和毛色反差明显,对焦和追焦性能依旧很强大,绝对是宠物摄影师的福音,在AI方面索尼又领跑了。
五轴防抖很可靠
△α7R III 搭配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400mm长焦端手持拍摄没有任何压力。在暗光环境下,没有防抖功能的镜头,借助机身5.5档防抖,可以放心的使用低速快门降低ISO提高画质。
视频拍摄
AF-C + 区域对焦 ,使用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拍摄摩托车比赛,可以设置100fps的升格拍摄,使用不多,高速移动的赛车,视频录制过程中还在变焦,焦点都能锁定住车身,非常满意。
实时取景显示
美食拍摄和大家想像中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很多时候是需要配合闪光灯压光拍摄,室内拍摄使用M档曝光参数F2.8 1/250s ISO100,取景器看上去几乎全黑,这种情况下很难观察画面中的细节。但是开启闪光灯引闪器,α7R III会默认将实时取景显示设置为【关】,这时看到的画面就是“光圈优先”下的正常亮度,方便场景布置和对焦,工作中很方便。
电池续航
电池容量较上一代提升2.2倍,最多一次拍摄了300多张照片还能剩余60%+的电量,正常一天的拍摄不用考虑备用电池,实际拍摄数量不低于官方给定的650张。上月拍摄摩托车比赛,一块电池拍摄了近800张照片加34段短视频,吃饭和休息的间隙给电池充电,商业拍摄也不需要备用电池,使用充电宝还可以USB-C给相机充电。
开关机延时
开机、关机大约都有2秒的等待时间,取卡的速度比关机快,很让人抓狂,如果是抓拍那要错失很多瞬间。
快门按钮手感不清晰
半按快门按钮和完全按下快门按钮之间没有明显的行程和触感,傻傻分不清,几个月后手感才日间清晰。
触摸操作
只能选择对焦点和放大状态的移动,不能进行菜单的操作,本可以利用触摸屏来提高操作效率,但索尼赋予了它一个“老年机”的功能定位,完全不像旗舰机,在触摸屏的使用上,还比不上佳能EOS 80D。
选购建议——α7R III & α7 III
第一个问题(预算):自己是否十分在意3000左右的机身差价,因为前文也提到过了两款相机的性价比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样。纠结机身价格的同时还要考虑你将来搭配相机的主力镜头,索尼全画幅相机只推荐G大师和蔡司系列镜头,而且很多镜头的价格不比相机便宜多少。
第二个问题(高像素):也许你用不到 α7R III 的4240万像素,但是借助 APS-C/Super 35mm 可以将现有镜头的焦距按照 x 1.5的放大倍率改变视角和焦距,在不影响像素可用的情况下扩展了镜头焦段,也可以理解为省了一支镜头的钱,但这个功能要配合大光圈镜头才有意义。α7R III的优势还体现在LCD显示屏的分辨率上,拍摄和回放可以让你看的更清晰,这就是使用体验的优越性。
第二个问题(相差不大的性能):你是否需要和在意 α7 III 略好一点点的高感、动态范围、对焦性能、电池续航?这个优势实际使用中体现的不是那么明显,何况一般用户我使用到这些高性能的机率有多大。 α7 III没有标配充电器,如果直接使用usb线充电,时间还是比较久的。
第三个问题(用途):你是以拍摄图片为主,还是以拍摄视频为主。视频是主要工作需求的话直接选 α7 III。
外观上α7R III取消了模式旋钮锁定解除按钮,这是一个多余的设计,相信后续机型都会取消的。模式转盘去掉了设置保存档位,增加了SCN场景模式,方便初学者根据拍摄场景快速选择场景模式。
α7 III不支持线缆保护器的使用,长时间影棚或联机拍摄,接口的耐用程度没有A7RM3高。但是!我¥400块的Tether Tools 联机拍摄线居然不支持α7R III缆保护器的使用,所以可以忽略这个小配件存在的意义了。
选购建议之——镜头篇
索尼目前发布了31支E卡口全画幅镜头和18支APS-C镜头,除了没有超广角,常用焦段基本覆盖全了。按照档次定位分了几个系列:红色的G大师系列、黑色的G系列(略低于G大师)、蓝色的蔡司系列、普通的FE系列。价格也是随档次从高到低,哪个大三元都不比机身便宜。机身买完了,后面还有镜头这个大坑。除了普通的FE系列(太低端配不上目前的微单),G大师系列到蔡司都适合搭配微单?全画幅。
微单只是在机身上更加轻便、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和单反还是很接近的。上面的价格是本月的京东参考价。根据用途和预算选购,不作具体推荐,如果这篇文章受欢迎的话,我会写篇镜头的选购攻略,看完记得收藏、评论、点赞来一套。
选购建议之——索尼APS-C系列
新上市的α6400性能上是最强大的,向上180°的翻转屏设计,也是应对近两年火起来的VLOG拍摄而推出的机型。用户的旗舰α6500有防抖的优势,但它的防抖在视频拍摄上没有什么用处,还是要使用稳定云台。α6000和α5100虽然便宜,但已经算是淘汰的机型了,非常不推荐选购。综合比较,更推荐α6400。
选购建议之——微单?全画幅 & 微单?APS-C
喜欢索尼微单的工业设计和强大性能,但是纠结于画幅的选择上。这么来形容,索尼微单家族做的比较成熟的是全画幅系列,全画幅E卡口镜头有33支,APS-C画幅E卡口镜头只有18支。
APS-C相机加镜头一套下来重量和体积都要比全画幅轻便小巧不少,受限于镜头群,日常生活记录,拍摄VLOG是个很好的选择,搭配的镜头一套器材下来都很难受轻便。严谨一些的专业摄影或是工作拍摄还是要选择扩展性更强大的全画幅系列了。
选购建议之——富士X系列 & 索尼微单
聊聊从富士到索尼的使用感受,并不能说索尼贴上了“黑科技”的标签就可以秒杀一切,也不能因为富士X系列是APS-C画幅就敢忽视它的好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家有各家的优势。如果拿富士X系列的APS-C机型和索尼的全画幅A7系列比较,显然是不公平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就像一辆跑车和SUV放在一起PK,所以比较画幅以外的一些感受。
直出色彩
众所周知富士的色彩直出非常好,后期针对颜色部分的工作量并不多,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这一点对于还不会后期的用户特别友好,并不是所有使用相机的用户都会后期。富士将生产胶片时代的技术沿用在数码相机上是非常成功的。
比较富士和索尼后期过的照片,放在一起很容易一眼看出来。即使会后期,想把索尼出片的色彩调到富士的表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然索尼直接把直出做好不就完了。
操作易用性
富士X系列中端以上的机型和镜头都延续了胶片时代相机的设计,镜头光圈环、机身ISO和快门机械转盘,这种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直观方便,不用开机就知道当前的曝光参数。整档刻度的设计对初学者来说很友好,摄影初学者更容易理解整档光圈、快门、ISO和曝光之间的互易率。机内菜单的设置,也按照功能项分门别类,很好找。在操作易用性上,富士的工程师是很懂摄影师的。
索尼只有部分G大师镜头设计了光圈环,快门速度、ISO的调节还是需要使用拨盘或是菜单来设置,调节慢不说,操作上也没有富士用的爽。索尼家的菜单设置一直被用户诟病,上手时果不其然,找啥都和海底捞针似的,我用了几个月才渐渐适应,但你会发现索尼的功能设计比富士要丰富。
对焦性能
索尼一直被贴着#黑科技#的标签,对焦、追焦,可以甩别人一条“胡同”,不敢用街来形容。眼控对焦对于移动的物体都可以守牢牢跟住。
富士新品在对焦性上进步很快,更新固件版本方面要比索尼频繁,很多改进都是来自用户的反馈,同时机身性能的提升给你的感觉仿佛机器又满血复活了。但是前几天比较了富士旗舰X-T3的追焦性能,还是和α7R III有不小的差距。
α7R III延续α9的大容量电池,一天的工作是不用考虑买备用电池的,2次联机拍摄一块电池工作了10小时还有剩余电量。而富士出门不带两块电池和充电器,心里都不踏实。
便携性
愿意带出门的相机才是好相机,所以抛开工作和对画质等方面的要求,这点更倾向于富士的X系统相机,如果都使用等效50mm的定焦镜头,富士X-T3 + XF35mm F1.4 重量726g,α7R III + FE 55mm F1.8 ZA 重量936g,而且富士家族复古的造型很讨喜,非常适合当拍摄时的道具,轻便的体积和重量更愿意拿起相机来拍照。
价格
都说富士的相机都贵,没错,APS-C画幅也是富士最强大,而且富士相机更保值,上市之后不会大幅降价,早买早享受,镜头的价格也能够接受。
索尼的相机跌个大几千太正常,α7R III上市价格23000,目前在16000左右,咋一看旗舰相机也不贵嘛,一入索尼深似海,随便一个G大师都5位数了,一套大三元下来,买台徕卡的钱都有了。
富士APS-C画幅X系列 & 索尼微单?全画幅系列 怎么选?
商用、工作、对性能有要求,选索尼微单?全画幅。
富士APS-C画幅X系列 & 索尼微单?APS-C画幅 怎么选?
强烈推荐富士X系列,所有相机品牌中APS-C画幅富士综合实力最强大,X卡口33支镜头,可以让你玩的很长远。
我的附件
相机包
这款包装基本就是 α7R III 搭配 FE 55mm F1.8 ZA 挂机,一机一镜,小巧轻便、有方便的手挽、三个口袋也够用。
UV镜
UV镜是个见仁见智的产品,要么别用,要么就买足够好的。镜头素质都是极锐的,就别省那几百块钱了,配了两个007系列,也是德国进口,比010系列贵了一点点,由于国内代理商没有引进007系列,所以没有“正品”防伪。开放式的包装还没国产NIsi做的好,所以拿到B+W还需自己擦拭干净再使用,做工和重量感觉很扎实。
有人说UV镜影响画质,分别使用UV镜和不使用UV镜拍摄两张照片,放在电脑上仔细比较,有多少人真的能看出来?如果你的照片还不能块钱的话,用UV镜保护镜头,将来还能卖个好价钱没什么错。
在滤镜的选购上不推荐大家买超薄的,有些超薄UV镜会减少螺纹圈数,镜头盖就盖不严了。
肩带
Ins上PeakDesign的出镜率那是相当的高。选择这款肩带主要看重了它快拆设计,工作时候使用三脚架拍摄,肩带往往会比较碍事,买了一周不到就放闲鱼卖掉了,我发现自己依然不习惯使用肩带。它很好,但是不适合我。
腕带
买配件可比器材要折腾的多,最后选择了一个韩国品牌的腕带,橙色配我的α7R III。我比较喜欢这款极简的设计,简约中透着一点骚气,实证证明挺好用的,防止脱手意外发生。
金钢屏
实际上α7R III出厂时屏幕上已经有一块贴膜,自己还是买了一块贴上,这一块金钢屏我能用到相机易主。
样片
下面图片均为JPG直出,后期:Captur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