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USB-AC68挑战网件A6210使用总结(传输速度)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Kim数码 篇四:Kim工房:新不如旧?华硕USB-AC68挑战网件A6210》的片段:


测试流程是这样滴……两位选手先后连接AC18的5G频段,并在测试机安装FastCopy,通过它与下载机进行文件互拷,拷贝对象为1.5GB的视频文件,分别测试“从下载机拷贝到测试机(即下载)”和“从测试机拷贝到下载机(即上传)”的传输速度。同时,通过Win7自带的ping命令,来观察文件传输期间的网络质量(时延与丢包情况),命令为“ping -t 192.168.1.1 -l 9999”,即从测试机以大数据包长ping网关(即无线路由器)。


场景A:USB-AC68正面放置(即天线完全展开后,B/C面朝向无线路由器),USB3.0模式(接H77主板的原生主控)。尽管Win7显示的WiFi接口带宽(速度)高达585Mbps,但USB-AC68的无线传输速度并不出彩,下行23MB/s,上行18MB/s,难道是姿势不对?



场景B:尝试将USB-AC68反面放置(即天线完全展开后,A/D面朝向无线路由器),其他不变。测试结果并没有太大差别,无线传输速度与场景A基本一致,下行23MB/s,上行19MB/s,仅上行ping时延略有增加。



场景C:A6210正面放置,USB2.0模式。无论下行传输速度(30MB/s)还是下行ping时延(10ms左右),A6210都对得起擂主的身份,仅上行传输速度(14MB/s)输给挑战者。这还是USB2.0模式的成绩,如果接到USB3.0岂不是要飞?



场景D:A6210正面放置,USB3.0模式(接PCI-E转USB3.0扩展卡)。然而并没有飞……在相隔两堵墙的情况下,A6210的无线传输速度基本就跑到下行30MB/s+上行15MB/s左右,此时USB模式根本不是瓶颈,所以即使USB3.0加持也无法提升成绩。更重要的是,在PCI-E转USB3.0的过程中,似乎还导致ping时延的增加。



将以上枯燥的截图和数据整理成表格,挑战结果瞬间清晰:



简而言之,在相隔两堵墙的情况下,WiFi信号衰减严重,即使是3x3规格的USB-AC68也跑得气喘,甚至USB3.0也无法让A6210飞得更高。最终,本场挑战并没有绝对的胜者,华硕USB-AC68的上下行较均衡,且上行更出色;网件A6210的下行更突出,上行稍弱。


诚然,以上测试结论仅代表相隔两堵墙时的WiFi情况,从技术规格上看,在信号衰减较少的场合(尤其是房间内近场连接),USB-AC68应该更胜一筹。


尾巴、新不如旧?


如果说上一轮友讯DWA-192挑战失败,是因为水土不服(疑似兼容性不佳),那么本轮采用相同解决方案(瑞昱RTL8814AU)的华硕USB-AC68几乎重蹈覆辙,就不难断定,这个锅头瑞昱是甩不掉啦。


尽管在技术规格上,3x3世代的网卡具备更均衡的上下行传输能力以及更强大的极限传输速度(在低衰减场合),但显然在抗衰减能力方面,还是2x2世代的网卡更加给力。考虑到USB无线网卡应用的场景,WiFi信号通常都不太理想,再加上2x2网卡在售价上更亲切些,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还真是“新不如旧”!


回答开篇的问题,WiFi设备的规格越高,仅表示其理论情况下的极限速度越快,然而实际应用中能跑出的速度,只有你家的建筑构造知道。在选择WiFi设备时,不光要考虑其技术规格的高低以及终端的门当户对,还要结合应用场景来考量其抗衰减能力。我不会告诉你,Kim教授在看WiFi设备评测时,其实更关心弱信号点的测试成绩…… 


参考文献(小卡片一律置底):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Kim数码 篇四:K...》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