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GR3使用感受(尺寸|成像|操作|模式)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理光GR3到底是否值得买?——GR3、GR2对比评测》的片段:

理光GR一向以便携和出色操控著称,虽然3代对比2代减少了许多按钮,但实际使用一段时间,适应之后会发现操控依然是非常便捷的。接下来我就对比手里的两代产品,来具体说明一下GR3上手的使用感受。

    尺寸:

    开箱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尺寸,长度减少了1公分左右,整体变得更加小巧,完全可以放进衬衫口袋里了。不过这1cm的尺寸代价是:去掉了内闪(后面会说到)、去掉了大量的快捷键,以及单手握持手感的下降(个人认为GR2的握持手感非常好,镜头和手柄之间的距离正好让中指很自然的扣住手柄,GR3由于尺寸变小导致镜头环与手柄之间的位置变得更窄,单手握持的时候,手掌稍大的同学无法握实,中指指甲回顶到镜头环)。所以我认为,GR3虽然更小巧了,但实际使用感受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外观也是见仁见智了(可能是我习惯了瘦长的GR)。

GR3和GR2的正面对比

GR3和GR顶部对比

GR2和GR3背面对比


    成像:镜头由5组7片变为4组6片,CMOS由2代的1620万像素升级为2424万像素,我还是说直观感受,在同样的场景下用同样的设置拍摄了一些照片后发现,除了像素带来的照片尺寸更大了,以及成像风格些许的变化(所有滤镜全关,同样设置下感觉3代色调比2代偏暖了一些,也可能是由于GR3的白平衡由2代的±8变为±14个等级的微调导致颜色上有一些差异。),其他变化并没有太大,至少通过肉眼很难直观感受到。不过由于显示屏的升级,在相机上看的话,GR3照片回看效果比GR2要漂亮很多,GR3的3寸触控屏为3:2 (720X480)分辨率,GR2的为4:3 (640X480)分辨率。

    关于高感的提升(GR2为100-25600,GR3为100-102400),个人感觉有提升,但并不太明显。


GR3对焦点100%截取

GR2对焦点100%截取

另外,GR3感光度由GR2的25600提升到102400,光照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提高了出片率。而且GR3的高感表现对比GR2也确实有了很明显的提升,基本在iso3200以上差距就很明显了。不过对于只用GR拍黑白的用户来说,有一些噪点也无所谓啦~~

GR3拍摄

GR2拍摄

    操控:操控我觉得是GR3变化最大的地方之一,首先GR3去掉了大量快捷操作的按键,刚上手的时候会觉得很不习惯,但是只需要带上它,一两天的时间就会完全适应,而且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方便。这里说一下,GR3增加的设置“完全按下快拍”功能非常实用,启用时候既既可以正常AF对焦,也可以直接完全按下快门直接进行快拍(SNAP),这个功能在实际拍摄中非常好用。当然还是可以通过Fn按键切换两种拍摄模式。另外新增的轮盘实际使用起来也是很方便的,主要是在设置一些参数的时候以及回放照片的时候,速度比按键要快很多。还有就是启动速度比2代又有了明显提升。

    模式转盘:这次彻底去掉了Auto档和TAV档,买这个相机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用Auto档的吧?。原来作为扫街  比较常用的TAV档(我个人倒是不怎么用)虽然去掉了,但是依然可以通过手动模式(M)加自动ISO来实现,实际使用效果是一样的

    对焦:对焦由于GR3采用了“影像平面相位差检测及对比度检测的混合自动对焦方式”所以对焦速度比GR2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的,不过“拉风箱”还是无法避免的。另外新增加的触摸对焦很灵敏,对有些用户来说可能会让拍摄更加方便。不过我还是不太习惯用相机的触摸屏。


    续航:满电情况下大概能拍120-150张左右,续航能力实在不怎么样。不过新的Type-c接口可以随时用充电宝充电,也算是曲线救国了。说到这里吐槽一下这个type-c接口的橡胶盖子:抠开费劲,又怕弄坏,但是还要经常用到。为什么这么常用的地方,就不能像大法家(其实很多相机都是)做成这种推拉弹出的盖子?


左边GR3的type-c接口,右边索尼的盖子

    其他:

GR3将GR2的“图像设定”和“效果”合并为“影像控制”,常用的滤镜都在。GR3的影响控制里面包括有:

标准、活泼、单色、软派单色、硬派单色、高对比度黑白、正片、漂白、怀旧、HDR色调和两个自定义。

RAW格式拍摄:由RAW 12bit 升级为RAW14bit,对于后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不过我用GR基本只拍JPG直出,所以这块没有做测试,如果有需要我后面更新一下。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理光GR3到底是否值...》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