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iPhone 7 Plus 手机使用总结(系统|屏幕|续航|防水|拍照)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米粉的第一部 iPhone——iPhone 7 Plus 黑色版》的片段:

跑分什么的都是浮云,日常使用中的实际体验才是根本。

5.1 系统

我对IOS的使用经验大部分来自于iPad,所以拿到iPhone 7 plus后习惯性的三指上划呼出任务列表,三指左右划动切换任务,没反应……不过把玩一会就完全上手了。

IOS的优点很多,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后台管理好。IOS的后台机制非常复杂,模式多样,对于常驻后台的APP管理非常严格。最大程度确保了前台运行的流畅性和续航能力。也不会出现前台打开一个,后台唤醒一批的“xx全家桶”的情况。当然,某个APP能在后台存活多久,很大程度取决于内存压力,拥有3GB内存的iPhone 7 plus表现得会更出色一些。

权限管理好。这倒不是说IOS的权限管理比安卓更强大,而是其用户体验更好,没有非常复杂的权限描述,设置界面也很干净。另外IOS的APP一般不会申请很多与自身无关的权限,这就牵涉到第三个优点——

APP质量高。这是IOS相对封闭环境和统一生态带来的必然的正向结果。IOS开发者面对的硬件和屏幕分辨率种类很少,开发语言效率较高,盈利模式清晰有效,所以更有意愿有能力出好作品。再加上app store有效的审查监管,所以IOS的APP整体质量是要高于安卓的。当然企业级别需要平台布局的产品,比如微信、微博、支付宝等,两个平台的质量基本没什么差异。

时至今日,IOS和安卓互相学习借鉴,安卓旗舰机型使用顺畅度绝不比iPhone差,但APP质量、生态健康度这些差异确实存在,google自己也没办法。

不过在本土化应用,系统级的易用性方面,IOS与国内基于安卓的系统相比,实在差距太大。

比如我熟悉的MIUI,最好的安卓深度定制系统。相较IOS 10,MIUI 8有太多好用的功能了——

手机分身

类似WIN 10的多个虚拟桌面,在锁屏页面用不同的手势密码就可以直接切换进入。

应用双开

双微信,个人号一个,工作号一个;双京东,大号小号各一个,领优惠券更方便。双炒股软件,自己炒一份,也帮爸妈盯着大盘。

通知类短信和骚扰短信自动识别统一归类

现在绝大部分短信都是网站验证码、消费通知、商业广告等。被MIUI统一识别分类后,短信界面无比清爽。

通讯功能强

MIUI拨号键盘支持T9,且与黄页信息深度整合,骚扰电话、陌生电话识别功能非常强大。IOS 10与腾讯百度等合作增加了这一特性,但功能还很弱。

长截屏

操作简便,截屏精准。

通知栏开关可定制

绝大部分功能开启/关闭都可在通知栏实现,更可将自己常用的开关放在顺手的位置。IOS的通知栏跟安卓学了很多,但功能还不够丰富,也无定制化可言。

图标位置可任意摆放,整理图标的方式非常方便

这是安卓的传统优势,MIUI发扬光大。APP较多的情况下,IOS排图标简直吐血。

主题商城活跃,主题、壁纸、铃声等可以任意下载更换

流量监控,自动校正流量

MIUI可以自行从运营商获取套餐总量和实时流量信息。IOS这方面应该能依靠本地软件实现这一实用功能。

当然还有iPhone的著名短板——双卡双待……

5.2 屏幕

相较6sp,iPhone 7 plus屏幕尺寸没变(5.5寸),分辨率没变(1080p),材质没变(LCD),只增加了一项特性——广色域。

其实广色域屏在安卓手机的宣传中很常见,但多广才叫广,却没有严格的规范。

由于历史甚至政治的原因,色域标准山头林立,极其复杂和混乱。LZ作为相关从业者也只能说初窥皮毛。有几个重要的色域标准值得我们注意:WEB页面和普通显示器/投影仪/打印机/扫描仪等采用的sRGB;专业图像领域使用的Adobe RGB;数字影院采用的DCI P3;UHD使用的Rec.2020。但即使是目前最高的色域标准Rec.2020,仍仅仅覆盖了人眼可视颜色范围(CIE 1931)的一小部分。

iPhone 7 plus执行的是DCI P3色域标准,它的实际显示效果如何呢?LZ用小米5s plus做对比。

关于这组屏幕显示对比,我先做几点说明:

第一,小米并未宣传这款5s plus为广色域屏,而是宣称覆盖94% NTSC色域,当然这块色域面积是比较广的。

第二,屏摄效果受我的照相机和您看本帖的显示设备双重影响,仅供参考。

第三,两部手机都设为其50%亮度,其余显示参数保持默认配置。

从测试结果看,iPhone 7 plus的显示效果明显更优,色彩饱和度更高,过渡更加自然。

这里要强调一个观念,对于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屏幕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信号源的质量和色彩管理软件的水平。这方面苹果无疑是有着深厚造诣的。再加上苹果对软硬件,对上下游产业链高度的把控能力,第三方APP厂商能够做出符合苹果这套色彩管理标准的产品,iPhone的显示效果的确有非常充分的保证。

溢美之词说了一堆,大暖屏的尴尬是逃不过去的……

5.3 Home键 & Touch ID

iPhone 7/7p正面最大的变化无疑是Home键变成了触摸式。得益于3.5mm耳机接口的取消,可以容纳更大的Taptic Engine模块,做出了非常好的震动体验和反馈效果。很多iPhone老用户不太习惯这个触感,但我很喜欢这个设计:不用担心实体键按坏的问题;保证了防水效果;多阶反馈力度可以满足个性化的按压需求;开放触摸式home键的API后,第三方APP厂商能带来更多更有趣的交互体验。

本代iPhone的指纹识别速度和准确性比6s提高了,虽然性能未必比安卓阵营的强,但应用范围可广太多了。绝大部分的手机银行、支付、金融理财类的APP,都支持使用Touch ID作为密码,非常方便。

5.4 拍照

iPhone早就不是拍照效果最好的智能手机了,不过从专业评测看,iPhone 7/7p的摄像头相比6s有了很明显的提升。iPhone 7 plus最惹眼的改变是双摄像头设计,主摄像头焦距28mm,f1.8光圈,光学防抖;辅摄像头焦距56mm,f2.8光圈,无光学防抖。达到了两倍光学变焦的效果。

两个不同焦段的镜头的作用很实在,避免了智能手机变焦基本靠伸胳膊的尴尬。↑

双摄像头另一大贡献是为iPhone 7 plus提供了焦外虚化效果,即“人像”模式。其基本原理是主摄像头记录主体信息,而辅摄像头记录背景信息,软件实时的将主体图像抠出来,与模糊化的背景图像合成,模拟大光圈镜头的浅景深效果。

我实测了一下这个功能,整体效果还可以,但如果主体边缘与背景区分度不高,软件抠像就会出现瑕疵。比如下图,蒙奇奇帽子耳朵的绒毛就被磨没了,边缘比较模糊。

5.5 续航

如果我说充电是iPhone最大的槽点,应该没多少人反对。在安卓阵营各色快充技术面前,苹果那慢悠悠的5V1A充电头简直无地自容。即使换用iPad的2A充电头,从10%电量到充满也要两个多小时。我都懒得做充电电量曲线图。 

不过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得益于略微增加的电池容量(2900mAh),更加高效低耗的A10  Fusion处理器,IOS 10一贯优秀的管理调度能力,这台iPhone 7 plus在中度使用的情况下,一天半一充没什么问题。

5.6 防尘防水

防尘防水特性终于登陆iPhone,虽然只是IP67级,与三星旗舰的IP68级差一些,但应付日常潮湿环境,比如浴室、海边、雨天等,绰绰有余。手机掉到马桶里赶紧捞出来也没问题啦。实用性还是很强的。

说起三防手机,我翻出了MOTO Defy,当年这也是一款热门机型。圆头圆脑的3.7寸屏,还能开机使用,但系统永远的停在Android 2.3了。

防水防尘的先决条件是机体的良好密闭性。但随之我产生了疑惑:高度传感器该怎么工作?因为高度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感应气压的变化来计算当前的海拔。通过查阅资料搞明白了,原来苹果在原3.5mm音频接口的位置加入了barometric vent装置,通过lighting接口左侧的开孔透气。这就是做产品的精妙之处,取消耳机孔、Taptic Engine震动反馈模块、防水防尘、barometric vent装置这几个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在原3.5mm接口这一小块区域做出了非常复杂的文章,展现了超强的逻辑连贯性。

6. 总结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米粉的第一部 iPh...》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