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DR-1ABT耳机使用总结(耳罩|配件|降噪)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F团团团
-
摘要来自:2019-07-26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原创新人#信仰首充——Sony MDR-1ABT开箱及简单评测》的片段:
开箱。耳机盒够硬,拉链也非常顺滑。打开耳机盒,有一股橡胶和皮革的味道。。
耳机折叠后放进去刚刚好。有一点不足的就是耳机盒里并没有夹层,或者叫小袋子之类的东西,如果想把音频线充电线什么的随身带着,就得放到别的地方,耳机盒里并没有能容纳他们的地方,如果直接一股脑扔里。。再拿出来耳机表面很容易悲剧,也不知道sony怎么想的。
头梁上的Wireless表明身份,蚀刻感的sony标志逼格满满。耳机本身全塑料,但拿在手里手感重量都不错,没有太廉价的感觉。
左耳上分布充电口、电源键、降噪开关;右耳有音量+/-,前进后退播放按钮等。。按键还是太多了一些。。
NFC标志和区分左右耳的橙色小圆点
刚开始带上的时候很难一下准确找到需要的按键,只能顺着耳机边摸索,然而突然我感到耳边一阵瘙痒,发现是摸到了mic,这样这耳机最大的问题也就此诞生--风声萧萧。路上稍微有点风就基本不能开降噪,骑车听更是不可能了,况且也不安全,后来证明QC35也有这个问题,但轻微的多。
耳机头梁内是金属材质,和塑料部分一样的镀色,看起来质量不错。。
耳罩很大很软很舒服,能完全罩住耳朵。滤网很薄,能看见振膜,但振膜外边有塑料支架,并不会直接碰到振膜。耳机上方还有个据说是用来平衡低音的出气孔。
配件系列,同色的音频线,挺粗,很柔软。旁边的充电线惨不忍睹,一度以为是马路边两块钱一根的那种。。
和Q460对比。对于这个Q460,我很是无语,音场窄,深度表现也不好,中频失真、量大并且偏中高频,导致听上去很吵,低音又薄又扁,高频很昏暗,整体解析也是稀烂,真不知道这耳机能听啥。。
100ABN跟我的手掌对比,手比较大。。
说一下100ABN的声音。整体还是偏流行的,感觉很杂食,中频略凸,低频比较紧,量的话对于我听金属来说还是少了一些。高频也还说得过去,不太亮,但还算细腻。声场比较开阔,深度略浅。当然这是在蓝牙连接状态下。换成有线连接的方式,整体都会变差一点点,这是在开启电源的情况下。如果关闭电源采用有线连接,就基本是听个响了,声场几乎收成单声道,薄脆的低频,浑浊的中高频。。极度饥渴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听一下的。。
然后说下降噪。被晒单忽悠的晕头转向,买来才发现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开启降噪,环境声大约减少了50%左右吧,尤其以低频过滤地更为优秀,中高频基本只降低30%,人声和比较尖锐的声音还是处于可闻的状态。在音乐音量的掩盖下,确实感觉音乐清晰了很多,当然这是在室内。换成室外,如果平静地走路的时候开启降噪,并不会出现颠簸的声音。跑步就不说了。。但是,如果周围有风或者有些同志长了一双神来之脚腿下生风。。那还是关闭降噪更舒服一些。由于降噪降低频更多的原故,呼呼的风声经过处理就变成了。。额。。嘘嘘的声音。。很是烦人。。在公交车上的情况,我这边的公交都比较狂野,引擎声共振声玻璃抖动声基本处于精英怪级别,弱小的100ABN还不足以对抗,开启降噪的同时还是需要调大音量,降噪变成了鸡肋。。对比QC35,明显QC35降噪效果好一些,但对于过于凶猛的环境低音,在处理的时候貌似影响的音乐的音质,整体歌曲都变得很干瘪,也不是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