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SDQH相机外观展示(屏幕|机身)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Nicle的无反之路 篇十五:在下有史以来的最长干货体验文:适马SDQH体验感受(图多文长),对X3系统有兴趣的可以来看下》的片段:

SDQ-H的外观争议很大,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可能是因为工业感很强的暗盒造型、完全无视无反系统体积的三围尺寸,以及为SA卡口镜头群法兰距而妥协的“嘴巴卡口”。

如果是我个人发表观点:做工细致,很有工具感的扎实相机。

SDQ-H虽然大且重,但手感真的好。

宽大厚实的手柄完全可以贴合整个手掌,深度够,高度够,不仅中指、无名指、连小拇指都有地方着力。不仅如此,手柄与卡口间还有充足的空间给右手手指活动,不易疲劳。前后拨轮的位置也很易于同时操作。后拨轮的阻尼略小用来快速改变EV。前拨轮阻尼略大用来改变光圈孔径。

可以这么说,论握持手感,这是我目前体验过最好的消费级无反了。

机身标示MADE IN JAPAN,这也是适马一直引以为傲的一点。“嘴巴”上方有机身电源开关、光轴、镜头安装定位标示,含着的不仅是传感器也有防尘保护玻璃(说明书上是这么标注的),前端则是与以往SD机身一样的卡口、触点。管壁与机身一体成型,用料厚实,做工精良,所以请不要担心强度问题。

与我手头上其他无反不同的是,SDQ-H传感器的位置标示距离机背距离很厚,是因为需要安排更多的空间给芯片组与导热么?

背面的布局很有新意,双LCD屏幕,左侧大屏显示取景或照片回放,右侧小屏显示机身状态。

右侧可以看到液晶点亮、ISO、测光方式、拍摄模式都有独立按钮可以快速改变,这是以往在专业单反才有的待遇。适马对于该机身的定位很明确:PRO。

EVF十分另类地走到了机身中轴线的右侧,对于右眼取景的人来说十分容易上手,而我这种左眼取景的在适应后也不会影响操作。

为什么EVF要在这么另类的位置?

我说下自己的看法:闪灯热靴位置尽量靠近光轴是必须的,厚实的手柄以及富余的手指空间还有机背的左右双屏设计的宽度都让EVF的可以落脚的余地减少了。如果把EVF做在最左侧(类似松下GX8)并且不妥协握持空间,那么机身就会变得更宽。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我猜测是:散热。这里借用下官图说明下我使用时候的热感。

当时我在拍摄时的工况为:室温22度左右,标准电源管理模式(非ECO)、LCD取景,单次对焦,单次快门释放、RAW+JPG记录,储存卡为SONY UHS-I SD红卡(读95、写60)。大约拍摄3-4张后关机,肉眼取景后重新开机拍摄。在这种工作强度下,15分钟不到的时间,左手就明显感到热量了,热源集中的地方见上图,热量主要向上扩散。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Nicle的无反之路...》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