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W5蓝牙解码耳放使用总结(传输|兼容|App|芯片|续航)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aalfz
-
摘要来自:2019-08-20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大力谈音频 篇一:无线音频新选择——海贝W5蓝牙解码耳放主观体验》的片段:
我们先来介绍下W5的重头戏功能,UAT,全称Ultra Audio Transmission超级音频传输(中文不是我翻译的是海贝自己写的,有点中二)。最高支持32bit比特率,192kHz采样率,1200kbps码率的无线音频传输。
相比LDAC的最高990kbps,AptxHD的576kbps,UAT的码率上限更高,理论上传输质量潜力更高。和LDAC分为三个码率类似,UAT也分为600/900/1200kbps三个档位,方便在传输质量或者设备蓝牙性能不足时有向下兼容的能力。但是UAT的核心点在于它不依赖你的手机本身对高清蓝牙格式的支持,只要使用海贝的音乐App,你就可以在W5上体验不低于LDAC传输质量的蓝牙音频。至于支持的各种蓝牙编码,之前包装上也有标注了,除了华为的HWA(LDHC)以外,支持目前其它所有蓝牙音频格式。
W5使用了CSR8675这颗蓝牙芯片,这颗算是现在市面上支持AptxHD协议的代表芯片了,保障了基本的蓝牙传输质量,大量的蓝牙音频发射接收器产品和耳机都有使用。解码部分使用了ESS的ES9218P,提供了最高32bit384kHz(虽然UAT只用到192kHz)解码能力的同时保障了80+80mW的输出功率,也是好多人玩W5直推大耳的基础。CSR8675+ES9218p也算是现在蓝牙解码耳放的代表配置了(我没记错的话山灵UP2也是这个配置)。具体的听感我们到体验环节再谈。
IP67防水防尘和振动的梗我这里就不玩了,我们看下官方宣称的重量电池和续航。19.3g的重量,本体电池150mAh宣称续航3-4小时,充电盒1000mAh介绍可以充5次。以这个尺寸重量来说输出能力和续航表现都不错。后面的使用体验环节会有实测的续航时间。
另外一个功能是通话能力,W5上内置了一颗麦克风,支持cVc通话降噪,用触摸按键接听电话的话可以用W5收音。但是W5本身并不支持自带麦耳机的麦克风和线控功能,听歌是没问题的,但是其它的就没有了。
使用测试
续航
测试耳机:Bose SoundTrue,阻抗45Ω。测试为从充电舱取出到播放缺电自动关机,待机我觉得没啥意义就没测。
iPhone7-iOS12-AAC:音量7/16,播放时间3小时40分。
HiBy R6-Android 8.1-LDAC(990kbps):音量51/100,播放时间2小时43分。
可能是这条塞子阻抗稍高(45Ω)的关系,相比官方标称的AAC编码32Ω负载3-4小时上限时间还是短了一点,不过无伤大雅。最高质量的LDAC明显还是要多耗不少电的,播放时间短了大概四分之一。UAT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测续航,不过理论上性能全开播放时间肯定更短,900kbps的话应该会和LDAC的990kbps接近。
充电舱满电充电次数,四次半,因为最后一次来回取放了好几次,最后也没有充满的关系,暂时就算半次了,也和官方的数据大差不离。
信号
因为在正常环境下LDAC及其它格式都没有出现过连接问题,所以常规环境的我就略过不表了,单说下深圳地铁测试和UAT的测试。
当W5连接R6的时候,我一直都用的LDAC的990kbps,几天的地铁通勤测试下,并没有明显的连接问题产生,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下断连,平均一天两三次也是可以接受的。UAT的900kbps在R6上表现良好,在测试用的黑莓Priv上及格,这么久使用下来感觉黑莓的蓝牙还是有点挫(SBC偶尔也会……),苹果只有AAC自然表现良好。传输稳定性上自然还是会受手机影响,是可以预料到的。
再讲下极限测试的UAT 1200kbps,目前的表现还是不满意的,在办公室这种2.4G Wifi覆盖的地方,连接问题还是有点大,就算连5G或者关闭WiFi,距离一米半之外或者W5相对R6移动的时候还是会有问题,这个只能希望海贝继续优化了。而且既然人家官方都给你提示说连接稳定性要求高使用距离变短,你就老老实实用900kbps或者LDAC呗。
HiBy Blue App
既然说到App了我们就讲下这部分内容,首先是海贝播放器,R6和R6p这些亲儿子的UAT设置是内嵌在系统里的,在开发者选项里可以找到。至于一般的安卓手机则是在最新的海贝播放器app设置里面选择UAT输出。
至于HiBy Blue App,里面提供了各种扩展的设置项比如开关振动反馈、触摸锁、EQ、音量增益调节、中英提示音切换等等,功能是挺强大的。至于蓝牙传输格式的设置,可以在界面右上角的手机符号里面找到。
控制
W5使用的触摸按键,在操作体验上其实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毕竟按键灯不亮的时候你根本看不出来触摸键应该按哪个位置……而且单个按键缺少音量控制,对于出门在外变换不同环境的时候,音量还是需要调节下的。要是能加俩按键或者支持有线耳机的线控就好了……
声音
总算到声音表现部分了,我估计前面无关的东西你们都看烦了。简单的说,海贝W5提供的声音在我看来是优秀而准确的,海贝毕竟已经有几年数播硬件的经验,在上手之前我就毫不担心,听过之后就更不操心了。
接在Bose、宝华C5 series2(这是条出乎我意料的好塞子,声音非常标准)、Shure等几条塞子和AKG、Shure大耳上试听得到的结果,24*96的蓝牙音频其传输质量和信息密度足以应付绝大部分的场景,更何况你还可以选32*192。W5避免了“硬件调音”的存在,不会出现冷硬或者暖糊的状况。另外,尽管W5的输出不低,但是毕竟输出最多只有2Vrms,所以几百Ω大耳还是麻烦省省吧。个人认为,W5最合适的搭档可能是BOSE的模拟输入主动降噪耳机比如QC25,毕竟QC25专用的蓝牙模块也不便宜水平嘛你们懂,声音上的一些小问题也可以通过W5配合App的调节做一点修正。
最后再扯点和蓝牙有关的。W5因为有HiBy Blue App的存在,让切换不同编码的AB对比变得容易了。收到W5后,我特意对比了下不同编码的差异:SBC就不提了;AAC还是优秀的,在不高的码率下实现了相当不错的音乐压缩和还原,以数据利用效率而言简直吓人但是毕竟天花板也只有16*44;Aptx和AptxHD更像是SBC的两级优化演进,在大编制古典或者金属乐下是可以听出这三者信息量的阶梯式进步;但以上的蓝牙制式都有一个典型问题就是相比有线有动态的损失,而在LDAC和UAT上,这个问题相对弱化了。UAT几乎在传输能力上和LDAC打了个平手,只是视环境和设备影响稳定性还是稍弱了一点,但我相信通过后续的升级,W5还有优化的空间。
总结
其实自Sonos到智能音箱带动了WiFi音箱播放,到LDAC的龟速普及(我真觉得是龟速,到现在除了索尼自己家没几款),再到我都没看懂现在到底啥情况的HWA,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觉得无线音频、蓝牙音频无非就是这个情况,如果蓝牙本身没有重大技术革新,蓝牙音频产品的世界也就是这么点东西这么回事了。然而海贝依托自己播放器软件的基础,结合这几年HIFI数播的经验,大胆放出来的这个UAT,还是又让我们这些用户们又看到了点希望。在这个“是个手机厂商就取消耳机孔”的时代,尽管目前的W5和UAT都有着或这或那的小问题,但还是希望海贝能翻出点新的浪花来。
本文提及的商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