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 FORERUNNER 935 心率腕表使用体验(功能|佩戴|指数|效果)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事多疲Lee
-
摘要来自:2019-02-12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Garmin佳明Forerunner 935 能给你的铁人三项训练带来什么?》的片段:
因为显示屏像素提升,可以用更多花哨的表盘了,然而这只是个花哨的功能,对实际训练没有太多luan用。
小工具显然是非常方便的功能,可以更快捷的查看当前压力、历史训练记录等消息,其他测评文章有相当多的描述,暂不详表。
3. HRV压力指数
这是935提供的全新测试指数,在活动页面可以直接调用。HRV全称心率变异性,是指两次心跳时间间隔的微小变化。测量HRV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每天在同一时间佩戴心率带(自带光电心率不支持),站立3分钟,即可对自己当前的身体状况有个了解,能大致判断自己能够进行何种强度程度的训练。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关键,每一个铁人都有过过量训练恢复不足的精力,明明睡够7小时,准备好一切,出门训练的时候却发现心率上的特别快,腿比之前沉重,这些都是HRV压力太大的反应。每个训练日测测自己的HRV压力,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数据化,再调整训练计划,这是非常棒的一个功能。
(在connect app端查看历史HRV压力记录)
4. 训练状态
训练效果不同于920xt甚至更早版本的手表中就已经提供的“训练强度”,这一次935评估更为全面,从每次活动处在有氧/无氧的不同区间,结合当次的vo2max综合打分,告诉你现阶段的一个训练收益趋势。也许你在基础期想获得“保持”或者“恢复”的效果,而在巅峰期获得“高效率”,我认为这也是对训练全周期做评估和调整依据的重要功能。
(在connect app端对历史训练的评估)
(在手表端对目前训练负荷的评估)
4. 训练效果与训练计分
训练效果比较类似早期版本的“训练强度”,但不同的是,这次打分区分了无氧和有氧,让你对每次训练的收益更直观准确。
(在手表端对本次训练的评估)
(在connect app端对历史训练的评估)
而训练计分则类似徐国峰老师提出的训练强度分,简单的说,如果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分数是不会高的,每周可以给自己一个目标值,有氧无氧,距离和强度搭配实现目标值,才是训练的正确打开方式。
5. 光电心率
这也是很多铁人关心的问题,光电心率准不准?因为太多人尤其是入门者不喜欢戴心率带了,衣服湿透的时候背后若隐若现的心率带真的会被人报警哦!
(图片来自谷歌,侵删)
我个人用光电心率和cardiio app做过测试,误差不超过2跳。也就是说,在日常情况下,光电心率是准确的。然而,我在游泳的时候水上水下观察了一下,心率变化就开始飘忽了,我这样大胆的猜测,在雨天、或者大汗淋漓、或是手表没戴紧的状况下,心率是不准确的。然而,935的一切数据,包括上述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心率数据之上实现的。心率如果不准确,上述功能得出的结论都要大打折扣没有参考意义了。
(图片来自谷歌,侵删 左:920xt背面 右:带光电心率的935背面)
这也是为什么HRV压力这种对精确度要求极高的测试,935需要佩戴HRM心率带,而不是依靠光电心率本身。更何况HRM心率带提供二代跑步动态数据。因此我的结论是,在更牛掰的科技出现之前,光电心率为日常监视,睡觉静止心率的监视非常便捷,而在训练的时候,还是戴上心率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