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DR-1AM2 头戴式耳机使用总结(听感|高频|低频|声场|佩戴)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耳机林sir
-
摘要来自:2019-01-2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进步与复古同在——Sony MDR-1AM2林氏评测》的片段:
1AM2的声音对比1A,在主观听感上有五点明显改进:
1、低频更凝聚,相对于1A“放多于收”的低音调教来说,1AM2明显提高了弹性和速度感,减少了泛音,在保证量感的前提下不会那么轰,更算得上“收放合宜”;
2、高频延伸更佳,提供了更亮堂的空间感和明显丰富了一截的高频细节,如果说1A还很偏中低频,那么1AM2比起来就更均衡了些;
3、得益于三频重心的上移,故而1AM2的中频女声表现力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同时男声没那么浓烈,更为中性。
4、声场进步,散得更开,同时层次感也有提升;
5、分离度和细节更好——这没法子,1A那个低频泛音会多掩蔽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到了1AM2这里自然呈现得更明白。
你看,这样就直观多了对吧?如果说1A这名球员还有些糙,有些加图索、杰里梅斯的工兵气质,那么1AM2则算是全能中场的典范,去买吧去买吧,我挺喜欢这条耳机,你买了你也会喜欢的~~
啊呀,慢着,忘记说那根4.4平衡线了。
音频行业的老大是谁?
光按销量来说,可能某B开头的品牌比较惹人瞩目,不过凡事不能纯看某一组数据,通观全局的话,我觉得吧,其一得看这品牌是否能覆盖全领域,其二得看哪个品牌能制定行业规则——制定规则那个才是老大,这放在任何行业都是基准。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B牌的确底蕴欠缺了些……首先hifi产品没他什么事儿,其次行业标准他东家还是说得上话的,他却未必。
索法就不一样了啊!!!
港真,前些天参加完在成都举办的索尼魅力赏之后我还真有点蠢蠢欲动差点入了索大教,毕竟许久以来我都是以绝不做任何人任何球队任何品牌的粉丝自居的,然而从Walkman、E808、E888至今索尼那么多代音频产品,等于把我的少年、青年、中年时代都萦绕上了(童年还买不起也是没办法),要说一点情怀分没有那纯属自欺欺人;何况现在的产品线也很强大很富足很有诚意吖——从Hifi到运动到前端再到非便携一应俱全,有质有量……所以称索尼为音频行业的头把交椅我个人是没有意见的,索尼也的确有能力指定和推广新的行业准则,比如:4.4平衡口。
为了测1AM2在4.4口下的表现,借了台ZX300过来,作为索尼的主流热卖款先天自带4.4口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这么海陆空天四栖推进,说实话什么口都能强推出局面来,这是当老大的实力,不能不承认对吧?
不过1AM2在4.4口下的声音个人不算欣赏,因为太素质流了,不光声场分离度拉开,高低频也拉开了许多,这导致中频厚度和密度有所缺失……需知1AM2并非是什么台式系统器乐流的定位,作为便携耳机来说泛流行才是大部分用户的主体需求,就算上了平衡口加强素质也不可能跟更大更厚振膜的高阻耳机去生拼硬怼,故而这感觉有些得不偿失。这个声音本来说不得不好听,但是3.5下面的1AM2给我印象相当良好,一对比真心更喜欢3.5的,这事儿就……见仁见智吧。
总之,在这么一个很多耳机做出非常刺激非常抓耳的调音,走第一耳朵吸人的“素质流”路线;另有一些耳机干脆就动次打次到底的时代,索尼以它用熟了的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加入斐波那契额图案格栅来优化超高频搞出来1AM2这么款逆流复古味儿的耳机——从外在和佩戴感来说很有黑科技永不停歇的架势,从听感来说却不从众般的非要凸显某些东西,而是很本分很根源性的追求好听的耳机,这个内在就相当复古了~~~~~~
再次强调,这的确是近年来我听过的一款十分“老Walkman味道”的耳机——素质明明够不错了,听流行老歌又十分有味道,人声的感觉润而不化;这感觉彷如在接下来的世界杯赛场上忽然出现了这么一位球员:他有着极为现代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又具备老时代球星魅力四射的“一招鲜”技能……他的名字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进步与复古同在,已堪令诸位浮一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