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DR-Z7 Hi.Res 封闭式头戴耳机使用感受(佩戴|听感)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诚意之作:SONY 索尼 MDR-Z7 Hi.Res 封闭式头戴耳机 开箱测评》的片段:

对于一款定位中高端的耳机,佩戴舒适度往往要比外观重要不少。在这一点上,MDR-Z7延续了索尼的优秀传统,佩戴舒适,笔者连续佩戴近十小时无疲劳感。这都得益于索尼对Z7人体工程学倾注的心血。官网介绍页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舒适度方面的特点,包括3D立体剪裁的耳垫和内倾式头梁等。就试用的几天来说,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也是这里。对比这之前使用的索尼XB920,后者采用压耳式设计,记忆棉耳垫已经提供了非常舒适的佩戴体验,但连续佩戴三到四小时之后耳部仍然会出现疼痛的情况。这种情况在Z7上完全没有出现。佩戴时,Z7没有任何夹头感,也没有要下滑的趋势。巨大的耳罩会以一个非常舒适的方式将整只耳朵完全包裹住,却没有对耳朵提供任何压力。同时,全封闭的耳罩也提供了很好的隔音效果,起到一定被动降噪的作用。

舒适度给分9分。MDR-Z7优质的设计和扎实的用料确保了SONY一如既往的优秀佩戴体验得以延续。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出现不适。

美中不足在于,当笔者试图躺下时,仍然遭遇了其他耳机也会出现的情况:整只耳机直接滑落到枕头上,需要调节很长时间才能确保以一个舒适的角度重新配戴并在床上聆听。


四. 听感简评

写在前面:

听感这个东西,一向是因人而异的。在写这篇晒单之前,我也阅读了好多前辈写的Z7评测文章,其中关于听感的介绍,不乏针锋相对的部分。就低频来讲,一篇看起来很专业的文章说Z7低频“强劲有力而且收的很快”,另一篇文章则说Z7的低频“无力而拖沓”。所以我在这里只写下我的个人看法,不作为购买指导或者评测内容,也请各路大神轻喷。

前端:Alienware 17&Xperia Z2

没逗。寝室没条件上胆机和运放,又不愿意委屈自己买些便宜的USBDAC,最重要的是笔者经费不足还烧单反这个坑,作为学生群体实在无力再烧HIFI,就没有在前端和运放上投资。不过最近想配个PHA-3平衡推Z7,也希望各路大神给点意见。就平台来看,我也就只能对音质做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评价。

1KHz时70Ω和70MM的振膜注定了没有什么手机能推好Z7,像C4这种国砖在某些人看来可能也就是推个几成而已。想发挥Z7的最大功力,上放是肯定的,个人意见PHA-3起步

没有什么前端,但听感还是要写的。刚到的那天,拍完开箱就迫不及待的戴上听。Z2直推+网易云音乐,放的是《Interstellar(星际穿越)》原声带。笔者最喜欢第一盘第二首《Cornfiled Chase》,对应的剧情是影片开始时库伯开车在玉米地里追印度军方无人机,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算是有一定编制的交响乐,不是所有耳机都能驾驭得了的。不知是不是开了脑放,第一耳朵就觉得之前的耳机都是渣渣,只有Z7才是真爱。笔者晚上还有饭局,听了两分钟不到就走了,顺便惦记了一晚上。再听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用的Alienware17+Foobar2000,放的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原声带,24bit/44100Hz的FLAC资源,很久之前的收藏了。再听的时候就感觉很普通,大概脑放下线了。以为是电脑的原因,换了手机再放也是一样。心中的激动遂转为平静。

既然没什么前端,就说几个推力不足导致的问题吧。比较普遍的就是在低频比较强的时候,会感觉中频和高频一下子远了。这也是我这两天手机推Z7最常见的问题了。解决的办法就是上放,增加输出功率。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之前推XB920,手机音量开到80%声音就很大了,现在推Z7要100%才刚刚好。

笔者使用的这几天里,感觉Z7强项仍然是中低频。似乎高频一直都是索尼有待发力的点。人声干净透彻,这点也是跟XB920比较不同的一点,同时在推力不足的情况下,即使低频强劲的时候,人声也不会被压过去。对大编制交响乐的驾驭能力比较强,各个乐器远近甚至高低定位都能判定,相信上放之后又会有质的飞跃。

音质给7.8分。这是上放前的分数。得说直推的效果比笔者想象的好太多了。上放+平衡推之后还会有飞跃,这是一定的,值得期待。


五. 总评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诚意之作:SONY ...》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