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17手机使用总结(屏幕指纹|闪充|三摄)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失落滴趴趴熊
-
摘要来自:2019-05-13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R17开始OPPO甩掉创新路上的“最后枷锁”》的片段:
为什么大部分稍微懂些数码的爱好者们都喜欢大谈特谈“配置”,因为审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硬件配置是最明了也最容易分出个三六九等…
例如最顶级的就是骁龙845+LPDDR 4x+UFS 2.1,而“国际大厂”一直被诟病的就是把中端的骁龙670+LP DDR4+EMMC卖到顶级的价位…而这次,趴趴不得不为“国际大厂”说话:
追求硬件配置不算创新,而OPPO现在做的却可以称之为“创新”…
1、推进屏幕指纹的“民主化”进程
OV两家无疑是国内甚至全球的屏幕指纹的先驱和推动者,当然,现在可以加上一个魅族…如果小米8的普通版能够搭载屏幕指纹的话,我会把小米的贡献放到第一位,毕竟小米正代产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是极为重要和深远的…
OPPO R17的屏幕指纹推出那么晚却能与“先驱者”vivo到同等地位,就是因为OPPO在其走量旗舰上彻底放弃了“其他选择”,这样的勇气趴趴是敬佩的…
2、推进超级闪充的“民主化”进程
市面上最早的快充技术就是OPPO的VOOC闪充,而“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极具魔性的广告语也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甚至直至今日还被广大友商“致敬”…
而更进一步的快充技术虽然由魅族率先展示,但是却久久难以市场化,直到OPPO Find X兰博基尼版趴趴仍旧觉得这不过是“秀肌肉”的把戏…这才过了多久,在R17 Pro上OPPO就完成了量产的“民主化”进程…
3、推进超级TOF技术的“民主化”进程
一直以来,华为都是手机厂商中前瞻性比较强的代表,其率先采用SOC AI核心NPU、后置三摄像头,以及通过软件算法提升SOC性能的CPU Turbo、GPU Turbo技术,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而这一次OPPO带来的完全不同的“三摄”方案,同样引起了业界的震动,他就是TOF 3D立体摄像头…
OPPO也成为业界唯一同步商用光感指纹识别、到3D结构光和TOF技术的厂商…
什么是TOF技术?下面知识点请记牢…
TOF是Time of flight的简写,直译为飞行时间的意思。所谓飞行时间法3D成像,是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这种技术跟3D激光传感器原理基本类似,只不过3D激光传感器是逐点扫描,而TOF相机则是同时得到整幅图像的深度信息。TOF相机与普通机器视觉成像过程也有类似之处,都是由光源、光学部件、传感器、控制电路以及处理电路等几部单元组成。与同属于非侵入式三维探测、适用领域非常类似的双目测量系统相比,TOF相机具有根本不同3D成像机理。双目立体测量通过左右立体像对匹配后,再经过三角测量法来进行立体探测,而TOF相机是通过入、反射光探测来获取的目标距离获取。
TOF技术采用主动光探测方式,与一般光照需求不一样的是,TOF照射单元的目的不是照明,而是利用入射光信号与反射光信号的变化来进行距离测量,所以,TOF的照射单元都是对光进行高频调制之后再进行发射,比如下图所示的采用LED或激光二极管发射的脉冲光,脉冲可达到100MHz。与普通相机类似,TOF相机芯片前端需要一个搜集光线的镜头。不过与普通光学镜头不同的是这里需要加一个带通滤光片来保证只有与照明光源波长相同的光才能进入。同时由于光学成像系统具有透视效果,不同距离的场景为各个不同直径的同心球面,而非平行平面,所以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后续处理单元对这个误差进行校正。作为TOF的相机的核心,TOF芯片每一个像元对入射光往返相机与物体之间的相位分别进行纪录。该传感器结构与普通图像传感器类似,但比图像传感器更复杂,它包含2个或者更多快门,用来在不同时间采样反射光线。因为这种原因,TOF芯片像素比一般图像传感器像素尺寸要大得多,一般100um左右。照射单元和TOF传感器都需要高速信号控制,这样才能达到高的深度测量精度。比如,照射光与TOF传感器之间同步信号发生10ps的偏移,就相当于1.5mm的位移。而当前的CPU 可到3GHz,相应得时钟周期是300ps,则相应得深度分辨率为45mm。运算单元主要是完成数据校正和计算工作,通过计算入射光与反射光相对相移关系,即可求取距离信息。
TOF的优势:与立体相机或三角测量系统比,TOF相机体积小巧,跟一般相机大小相去无几,非常适合于一些需要轻便、小体积相机的场合。TOF相机能够实时快速的计算深度信息,达到几十到100fps。TOF的深度信息。而双目立体相机需要用到复杂的相关性算法,处理速度较慢。TOF的深度计算不受物体表面灰度和特征影响,可以非常准确的进行三维探测。而双目立体相机则需要目标具有良好的特征变化,否则会无法进行深度计算。TOF的深度计算精度不随距离改变而变化,基本能稳定在cm级,这对于一些大范围运动的应用场合非常有意义。
PS:以上技术知识来自网络
知识点有点看不懂?!趴趴的理解理解是,TOF和3D结构光的目的相同,主要的作用是判断景深信息,但是3D结构光适用于近距离,而TOF更加适用于远距离…
而对于TOF的应用大家就可以看到即使大媒体都在采用通稿的“人云亦云”,趴趴找了找相关的技术介绍也只看到了在工业领域和AR领域的应用…
不知道那些大媒体和高端KOL智商是不是都被狗吃了,趴趴很容易的在脑子里闪出了如果OPPO的算法团队不是特别“菜鸡”的话R17 Pro的后置镜头背景虚化肯定要逆天了…
OPPO可能是第一台基本上不会出现严重BUG的景深拍照手机…
这样的想法…
至于那些半死不活的AR肯定不会是OPPO率先商用的原因,毕竟是最后两个用上type-c的厂商嘛…
而为了拍(美)照而做出这样的“革命”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前后2000W照亮你的美”嘛…
PS:当然,这是趴趴“非专业”领域的分析和理解,即使不对,至少符合逻辑,至少有自己的思考,最讨厌那些照抄公关稿的…
再PS:如同老罗说的,手机厂商都只不过是“整合商”,但是OPPO敢于先吃螃蟹就是“创新”,我们也不能要求一个手机厂商去把量子力学的成果做进手机里是吧…
四、总结
当然,今年以来,即使是最(键)严(盘)苛(党)的如同趴趴这样的底层数码爱好者,也对于OV大厂勇于创新的赞赏越来越多,对他们超高“性价比”的讽刺越来越少...
以下我对“国际大厂”的期许:
性价比之路并非只有一条;
做有追求的“国际大厂”;
追求自己认为重要的;
对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