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 C200SI 入耳式耳机 古铜色外观展示(腔体|颜色|体积|前腔|插头)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趣听耳机测评
-
摘要来自:2019-05-2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趣听】消费类耳机评测 篇五十三:JBL C200SI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的片段:
01.包装与配件
JBL的耳机包装盒一如既往地使用了橙色+白色的撞色设计风格,小巧的吸塑卡纸盒包装也能显示出这款耳机是一个入门级产品,倒也无妨,毕竟这些“大厂”都是如此的风格。
包装盒体积不大,一样的在包装的上方设计了吊环,考虑到了线下实体店的销售,可以说C200SI很明显是与手机产品、数码店之类的店面放在一起陈列的。
打开包装盒后耳机被放在一个透明的吸塑卡盒内,卡盒下方有一张黑色的衬纸。除此之外纸片倒是不少,一共三张,分别为有害物质说明,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包装盒拿在手中显得非常廉价,没有什么精致感可言,和你去数码店买到的十几块杂牌耳机的包装没什么区别。
配件方面不多,包含耳机本体的硅胶套一共三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其它配件,相当的寒酸,一个简单的耳机收纳袋或者线夹都木有,确实和同价位的国产耳机相比起来,有些相形见绌。
02.外观与做工
JBL的耳机产品系列和型号诸多,尤其是中低端价位的,很多产品价格上差距非常小,导致选择起来也很费劲,C200SI与更常见的T系列相比在外观设计上没有什么相同点,如果把耳机上的LOGO抹去,你也不一定会认为这是一款来自JBL的耳机产品。
C200SI的外观设计偏向于小巧、圆润的造型,整机没有过于明显的棱角,腔体外观近似于一个球体,在腔体的后方设计了一个有弧度的凹陷,让整个耳机的外观看上去不会那么单调。
C200SI一共提供了三种可选的颜色,分别为古铜色、银色以及蓝色,此外在其他个人C店中还可以看到红色等配色,我们手上这条便是蓝色的,而且是目前电商平台上销量相对高一些的颜色。
有意思的是C200SI整条耳机通体都是蓝色,包括硅胶套本身,在暗光环境下线材和腔体之间的色差不是特别明显,但仍然存在肉眼可辩的色差,对于C200SI这样的低端耳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无需多虑。
佩戴方式上,虽然C200SI的体积小巧,但仍然采用了对佩戴有益的斜入耳式导管设计,这样也易于在无光环境下区分左右声道佩戴,因此你也不难发现C200SI的耳机部分并没有设计盲点。
C200SI的整体均使用了塑料材质,后腔体为珠光粉亮面外壳,前腔为磨砂外壳,有着明显色差。JBL的LOGO是丝印上去的,长期使用LOGO的脱落在所难免。全机身除了耳机插头本身是裸露的金属部件以外,你再找不到另外的金属件。
如果对C200SI的做工部分进行评价的话,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般。确实你在C200SI上找不到任何能提现做工优良的地方,不论是耳机腔体上那不太均匀的接缝还是裸露的注塑口,以及分线卡的毛边,都能体现出一股浓浓的低端耳机的感觉,非常不走心。
也许是我们对于耳机做工的要求有些苛刻?导致我们看到C200SI的外观提不起任何兴致,但可以确定的是,C200SI这条耳机本身与你在大街上随便买一条“地摊货”相比,只能强那么一丁点,如果说它作为一条手机配塞耳机来看,才能勉强认为其合格。倒不是说C200SI的做工部分有多么难堪,相比起之前测评的漫步者H230P来说已经好了不少,但仍然让我们对JBL这个品牌有些其他想法。
但不可否认的是,C200SI得益于12g的机身重量和小巧的体积,带来了非常舒适的佩戴体验,即使躺卧在床上使用,也不会有任何的不适感,并且C200SI的原装硅胶套已经非常柔软。
但听诊器效应依然存在,虽然C200SI提供了滑块,但是由于有线控MIC的存在,所以滑块的距离是有限制的,减少听诊器效应的效果只能说非常有限,但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