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口罩怎么选哪个口罩比较好(佩戴)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兴趣小小值
-
摘要来自:2020-02-03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值得买百科全书》 篇三:同呼吸,但不共命运 — 防霾口罩怎么选?》的片段:
关于防护口罩的常见误区
是否需要呼吸阀(冷流阀)?
仔细看包装
你更喜欢哪种佩戴方式?
四、市面上常见的防护口罩品牌有哪些?
五、防护口罩的正规购买渠道
六、口罩有风险,佩戴需谨慎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带防护口罩
正确的佩戴方式
七、深藏功与名的防护口罩达人
正文
今天,北京又一次迎来了重度污染橙色预警。人们的反应从最初的人心惶惶到现在越来越镇定自若,其中一直未见好转的雾霾环境“功不可没”。这是个相当沉重的话题,衷心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习惯而日渐麻木。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如今每天赖以生存的空气都脏了,我们还能躲向哪里?只能借助各种防护和净化器才能换得心安。关于空气净化器,此前《张大妈百科全书》已经收录在内:
今天第三期,就着新一波的橙色预警,我们来聊一聊越来越常见的防霾利器——专业防护口罩。市面上各种类型和品牌的口罩挑花眼,而且都打着防霾防污染的噱头,究竟哪种口罩真的有用、值得入手呢?一起来系统的了解一下防护口罩吧~
一、什么是防霾口罩?
目前经常提到的防霾口罩基本就是专业防护口罩,能有效防护空气中悬浮的各类颗粒状和其他空气污染物,给佩戴者提供呼吸防护。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防护其别标准不一而同,一般都会明确标注在口罩包装上以作区别。
(1)发展溯源
1849年,Lewis P.Haslett发明的肺部保护器(防尘口罩)在美国获得了历史上第一个防护口罩专利,采用单向阀和湿毛以过滤灰尘等(左图)。后来Hutson Hurd在Haslett发明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形成了今天的杯形面具,一直被沿用至20世纪70年代。
随着大家空气净化装置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后来John Stenhouse发明出一种能够有效过滤有毒气体的呼吸器,第一次使用木炭粉来过滤有毒气体,造型也和今天更为相似,可以定期更换,不过当时的面具还是金属材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年中,美国和英国等国家面临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情况。1952年12月,伦敦遭遇了一场持续5天的烟雾污染,导致了12000人死亡和100,000例呼吸道疾病的报告。让当时的人们意识到了空气污染的恶劣后果,也直接催化了后来空气净化器和雾霾防护口罩等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使用无纺布材料的防尘口罩,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大家熟知的美国3M公司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设计和生产防尘口罩的。
(2)为什么我们需要防霾口罩?
这是个非常沉重又无法绕开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我国雾霾区域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废话不多说,直接看图吧~
二、关于防护口罩需要知道哪些?
(1)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口罩
1、需要明确一个问题:雾霾≠PM2.5。PM2.5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而雾霾的成分非常复杂,中国气象局对霾的定义为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埃尘等微粒,使得天空变得浑浊。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棉布口罩和活性炭口罩等对于空气中的粉尘、异味或体积较大的颗粒物或许有些作用,但对于PM2.5和其他比较严重的污染物,还是需要相对专业的防护口罩。
2、雾霾污染的主要成份为非油性颗粒物,日常出行选普通的防尘霾口罩即可,即标有“N”和“KN”标志的这一类口罩。经常接触油烟、油雾、沥青烟等油性颗粒物的人群可以适当选择标有“P”、“R”或“KP”的口罩。
(2)常见的防护口罩过滤标准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分为油性颗粒和非油性颗粒,美国、欧盟和我国对于防护级别的标准不尽相同:
1、美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制定的标准)
即常见的N95、N99、R95、P95等概念。N代表防护非油性颗粒,R代表防护油性颗粒或非油性颗粒物(适用于油性颗粒物时不建议超过8个小时),P代表适合防护油性颗粒物或非油性(用于油性颗粒物时,遵循制造商建议);95/99/100则代表防护过滤水平,使用0.3微米颗粒进行测试,阻隔效率在95%/99%/99.97%以上,所以N95是一类口罩而非特定商品。对于PM2.5颗粒,或者防护通过空气散播的部分疾病,使用N95级别口罩即可以达到。
2、欧标(欧洲权威标准制定机构CEN制定的标准)
在国内口罩市场偶有标注,主要有FFP1、FFP2、FFP3三个级别。均适合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不过防护油性颗粒作用不明显,且价格稍高。使用中可以认为FFP2约等于N95标准,甚至更高。
3、国标(中国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标准)
主要分为KN类和KP类,KN类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就实际效果而言,尾数相同的KP是低于P而高于R的,即R100≤KP100≤P100。
4、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这是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规范,从2016年11月1日开始实行,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作了明确规定。新规根据空气质量不同,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和空气污染情况——D级适应于中度(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应于重度(PM2.5浓度≤2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级适应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每立方米),A级在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时使用。不过这个规范实行时间太短,还有待时间检验。
(3)影响口罩防护效果的因素
口罩本身所使用的滤料
口罩的结构、大小是否适合你(即是否贴合)
是否正确佩戴 、正确保存和及时更换等
(4)防护口罩的使用寿命
防护口罩的使用寿命长短与防护等级无关,而且部分高等级的口罩因为结构决定了其拥有明显更大的有效过滤面积(污染物分散到了更大面积上),比起一些低等级的可折叠口罩,能有效使用更长时间。一般官方都会标明使用寿命和时长提示,不过最终决定口罩使用寿命的还是佩戴环境:当空气指数爆表的时候,一块滤片几乎不能坚持到其宣称的时间。
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护口罩?
值友@选择一个曾经分享过一篇关于防霾口罩的万字长文,应该是目前站内关于防霾口罩选购最全面的文章。干货满满,好评如潮,对防霾口罩一头雾水的值友可以看看,应该会有很大收获:
(1)关于防护口罩的常见误区
先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口罩,先要弄清楚一些常见的误导性因素:
1、一次性医用口罩、3D口罩和常见的可重复利用的“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防霾吗?
并不能。这类口罩的设计结构决定了其无法在口鼻周围形成足够有效的密闭区域,而且它们用来过滤空气的材料也并非为防尘霾而生,活性炭对于能吸附部分有毒气体而对阻挡细颗粒物无效。
2、品牌越大、售价越高,效果越好
不一定。专业领域的“大牌”和日用消费领域的“大牌”不是一码事,并非每个大牌都有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适合别人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口罩的防护效果与其零售价格也没有直接关系。
3、口罩防护等级越高越好
并不是。防护等级越高就意味着对正常呼吸的阻力越大,佩戴也就越不舒适,严重还会造成呼吸困难等状况,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能盲目追求防护等级。在普通雾霾天气中过滤效率高于90%的口罩已经足够。
(2)是否需要呼吸阀(冷流阀)?
呼吸阀是一种单向阀门,在呼气的时候可以让气体快速排出,避免紧闷的感觉,佩戴相对更舒适。对于在户外有一定劳动强度的朋友可以选择具备呼吸阀的产品,另外戴眼镜的人也建议选择带有呼吸阀的口罩,可避免眼镜起雾(以3M官方图片为例,仅供参考)。
(3)仔细看包装
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防护级别的标准不同,为了便于监管和选择,一般这些标准和相关的产品信息都会被要求显示在包装和口罩表(详见二(2)),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辨别。
(4)你更喜欢哪种佩戴方式?
1、头带式与耳挂式
大部分佩戴方式为头戴式和耳挂式,对于通过认证的口罩,佩戴方式不会影响过滤效果。有人表示头戴式较为不便,但是耳戴式口罩因为部分人群耳朵较软无法承受,故只能使用头戴式口罩,还是要根据自己使用习惯选择。
2、是否可折叠
可折叠口罩(左右对折)相对更便携一些,不过有效的进气区域较小,呼吸阻力大,而且使用寿命相对更短;不可折叠的罩杯式口罩由于已经定型,比可折叠口罩多出近一倍的进气面积,而且吸气时不会有明显坍塌,也不易碰花妆容。防护级别相同时,可折叠的价格会更便宜。另外,还有一种三板折叠式可选,集合了这两种口罩的所有优点,不过售价也更高。
四、市面上常见的防护口罩品牌有哪些?
(1)3M公司
全球著名的制造公司,籍贯美国,产品线非常广泛,旗下拥有超过55,000种产品,包括研磨材料、黏着剂、电子产品、医疗产品及家庭产品等。值友@选择一个就曾以3M为例,详细讲解了防霾口罩的选购和注意事项,详见:
3M应该是目前防霾口罩中最常见的品牌,品牌靠谱,价格也不夸张,旗下主流产品有:
无特殊要求人群:方便+性价比之选:9001(没货时选9005)
需防眼镜起雾者:方便+性价比之选:9001V(没货时选9002V)
脸小的小伙伴或青少年:8110S、9003和9004(注意:不是儿童款)
兼顾防护能力、呼吸舒畅与价格:8210V(没货时首选8511)
对价格不敏感者:直接选9322(没货时选9332,全能之星)
(2)Honeywell 霍尼韦尔
同样是来自美国的综合型制造公司,旗下的BACOU巴固曾是与3M齐名的防护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同样有保证。Honeywell也是市面上很常见且容易买到的防护口罩品牌之一,我站也有很多不少值友分享过霍尼韦尔和3M的对比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