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魔 E1004 降噪圈铁耳机使用感受(佩戴|设计|音质)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聊一下关于降噪产品,1MORE降噪圈铁试玩》的片段:

首先是关于佩戴方面,从两种硅胶套两组都装上和只安装入耳套,你会发现增加耳塞外围硅胶套,实际上我们一般叫做支撑套或者鲨鱼鳍套,你会明显感觉到支撑套可以佩戴的更牢固舒适,而且整个耳塞的佩戴上受力更加均匀舒适。


麦克风部分则离嘴部的距离比较适当,实际测试通话的录音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部分主流产品在佩戴时把麦克风做的太远让拾音做的不够理想这点也是比较常见的毛病。

五维按键设计很有趣的一个按键,集成前后切歌播放暂停和音量大小调节功能,侧按键上下拨动可以开启降噪开关。一般情况下不用去摸索多个按键,只需要一个按键完成所有的设计,实际上这也是相当让人用了会上瘾的节奏。不足是线控部分做的较大,相比我试过的BOSE QC20 B&O H3ANC等耳塞相比,线控的重量大小控制比有电池的产品要轻盈不少,但是对比华为AM180这类从3.5取电的产品来说要大和重一些。

降噪场景效果测试:

马路上车水马龙的降噪效果相当明显,不少车声变得小而远,路段行人的喧哗也降低不少,较近的车辆鸣响还是会有少许但不影响听歌,甚至听歌时音乐的响度基本掩盖了大部分环境噪音只剩下少许。而笔者走到地铁等环境尤其是在车厢内行驶中的机动噪音和风噪降噪较为明显,但是降噪的深度却不算太强烈。

对比BOSE QC20来说降噪时降噪的声音发出的让人心理感觉烦躁郁结的降噪信号也明显较少。而开启音乐时也会感觉降噪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比BOSE更为融洽,这一点降噪路线有点像B&O的路线,不过降噪效果方面在频宽则更为给力一些,可以说1MORE在宽度和深度方面更偏向对音质和宽度的追求,特别是让不少人无法接受的降噪信号对听觉心理产生的恶心感有很好的降噪信号上的听感改善,这一点比SONY MDR-1000X更为理想一些。

而在广场或者商场内,环境噪音较大但是并非是低频稳态噪音为主的环境里,降噪效果针对的也是离你较远处的人声和环境噪音频段为主,较近的行人声音还是能听到,不至于降噪时影响你判断走路的辨别判断,不过部分人听力不好的还是不建议在走路或者过马路时佩戴,1MORE的这个降噪算法虽然避免了马路杀手的一定概率,但是对部分电动车辆它依然具有较高的潜在隐患。

音质部分:


这款耳机的音质可以说是其产品卖点最优势的地方,实际上降噪同时发出降噪声音信号和音乐信号的聆听同时,人的耳朵接受多个信号频率,会很容易影响音乐中的听感细节部分,人类对这种听觉的心理反馈的舒适度取决于算法在听觉心理上的影响。

1MORE算法中通过降低对低频以及部分频率的处理深度,获得了在降噪时较为纯净的声场空间,对比早期的BOSE耳机和新型BOSE耳机你会发现算法也是主要改善在低频的降噪深度调节,甚至是中频噪音的部分改善,对于人声和乐器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笔者在测试时偏好鬼太鼓座除了音色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声场背景的纯净度和景深变化上可以作一熟悉的判断。例如在响动天地专辑里,3 鬼太鼓囃子”04「竹籁」的声场部分和现场的录音做的相当不错。由于具有干净的空间和低频节奏很适合判断降噪时对低频部分的调整和声场污染部分。

一般国产两三百挡位,降噪和声学部分往往让降噪耳机做的声音不够通透干净,而1MORE这款塞子整体声场的纯净度有很好的改进,相比起BOSE的声场和景深也更加具有优势,虽然低频没有那么强烈肥闷的感觉,但胜在低频节奏的弹性在空间中具有圆润明快的听感舒适度。

低频缺点方面不算太硬朗,稍微有点宽松舒适的走向,低频力度和质感两者取舍偏向舒适,不紧硬和过大的低频量使得即使是在听人声和看电影都能兼顾起来。

而中频人声部分这是降噪耳机里边最难过的一个梗,因为设计上出于隔音上的考量,中高频部分几乎完全体现不出那种干净顺滑的空间与人声间的融洽细节。即便是老歌如陈慧娴专辑中的娴情三十里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主流的降噪耳机会把本身一首较为好听的老歌演绎的后闷不堪。

反倒是这款塞子没有新型圈铁的衔接刺激,中高频以及整个人声的清晰度表达非常温润悦耳。相对比起同价位有线非降噪产品的声音走向也有并不少的竞争优势,甚至在听感方面略比1MORE的DLC多单元圈铁耳机更加温顺的走向,当然人声解析水平会稍微差于自家旗舰,但是高于不少的动圈降噪产品。


测试高频方面会是很多降噪耳机频宽上的照妖镜,因为不少蓝牙降噪高频方面做的确实受制于前端,可以说高低频全靠DSP补偿这点完全不是什么问题。可是降噪过程越往高频表达时,很容易因为低频降噪信号影响高频的通透感和音色,所以很多降噪耳机高频音色不够通透也是一个主流问题。

对比起主流降噪耳塞比较干硬的高频部分,1MORE这个圈铁架构确实高频方面有很大优势,当然很多人也会觉得圈铁也非得扯一下衔接。不过体现在这个塞子的衔接上尤其是高频部分的确很顺滑,可能笔者测试机器偏爱iphone5C,它的L口输出和IPHONE7以及IPADPRO10.5以及MINI4甚至是新IPAD每个IOS设备的高低频素质都有听感差异,特别是IPADPRO12.9的高频则会明显比较暗一些。(我指刚上市的这一代新IPADPRO)

从高频整个音色来看,高频控制比较悦耳,超高频部分合理削峰在听感上既可以做到小清新和空灵的乐器细节的表现,又不会感觉乐器的音色变得单薄,反而比较圆润富有一定的质感又不会过于僵硬呆板,算是历代1MORE圈铁产品里最理想的做法套路。但它却是用在非音质竞争为唯一目标的降噪产品,所以我还是感到有些意外。

总结

实际玩下来Lighting降噪耳机市场上也就那么几款,做的比较好的也就小鸟利勃登和1MORE还有JBL,当然如果考虑到听感方面,1MORE确实这一波无需太多口舌在一些卖场的试听中你会发现,实际上国产在降噪技术方面并不比国外产品差。当然1MORE也确实将降噪耳机的功能性转移倾向音质,我觉得这在竞争中不容易被没有对比的用户去发现,原来降噪耳塞的音质和听感也可以做到也有这样素质听感,我会建议大家有机会在线下卖场带着IOS设备去尝试一下。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聊一下关于降噪产品,...》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