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S7 扫地机器人使用总结(按键|清扫|传感器|气孔|充电)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拾光漫步
-
摘要来自:2019-04-23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妄想躺着把地清扫干净?360扫地机器人S7还真可以》的片段:
在360扫地机器人S7顶部前端,分布着清扫/关机机一体按键、回充/局部清扫一体按键、及雷达盖碰撞开关/LDS激光测距传感器一体模块。
前面的碰撞栏,就像360扫地机器人S7的触角一样,当在行进过程中碰到墙面或家具时,它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并将信息反馈给芯片并调整清扫路径。
360扫地机器人S7前端黑色部分为回充传感器模块,它能在电量低的情况下帮助机器精确的找到充电桩。
360扫地机器人S7侧边的防护条及TOF沿墙传感器。在正式使用前,需要把两侧边的防护条都拆下来,因为防护条的作用也是运输过程中对产品的保护,而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不需要的。而TOF沿墙传感器,则是360扫地机器人S7的又一只眼睛,让机器人分辨墙体或家具的位置,测量好距离,不会撞伤自己也不会撞伤墙体或家具。
360扫地机器人S7后面两边是通风气孔、中间有两个和充电桩上相对应的充电极片。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极片有所不同,机器身上的充电极片长度仅有40mm,大概是充电桩上充电极片的三分之一长度。所以在充电时,机器上的两个短小的极片只要碰触到充电桩上的充电极片就可以充电。
打开360扫地机器人S7的上盖,里面还隐藏着WiFi指示灯和重置孔,以及尘盒及除尘刷。
尘盒的拆卸也很简单,就算家里有老人也能轻松拆卸尘盒,倒完垃圾后将尘盒安装回扫地机器人则更简单,只需要认准前后放进去卡住卡扣就可以了。
360扫地机器人S7的底部,有动力模块,一个控制方向的万向轮和两个动力主轮、有防跌落模块,四个防跌落传感器和清扫模块,一个起尘刷、一个主刷以及主刷罩和卡扣。
万向轮和起尘刷在清扫后建议及时清理,以免被毛发缠绕影响机器的运行。
360扫地机器人S7的两个主轮的设计像山地车轮一般抓地有力,并且有一定的反弹空间,在门槛或地毯等小的障碍时也可以轻松通过。
主刷的拆卸也不复杂,只需两指捏住卡扣即可。
在包装最底部,360扫地机器人S7还随机配送了一个清洁水箱,上面还附着一块拖布。个人对这样的分离式设计比较喜欢,毕竟不是每一次清扫都需要拖地,如果水箱与扫地机器人设计为一体,势必增加了机身重量,从而加大了损耗和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