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牌 MMP-A30C*3 保温杯外观展示(包装|logo|高度|内层)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让我先冷静一下
-
摘要来自:2018-11-0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最小巧轻便的保温杯—晒虎牌超轻梦重力MMP系列保温杯》的片段:
今天晒单的主角,不是赵明义大叔手里的大号虎牌保温杯,而是我这个准中年大叔手里的最轻巧保温杯--MMP-J020KP
早在2013年,我就写过一篇关于日亚转运保温杯可行性的原创:
直到2018年,这篇原创还能收到值友的评论,可见大家对于保温杯的需求是挺强烈的。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4年多,2013年的购买建议放到现在已经几乎完全不适用了。当时的情况是转运更便宜,而现在有了跨境电商,海外购直邮不管是价格、便捷程度、售后等等都优于转运。
刚好最近通过亚马逊海外购从日本亚马逊买了一单保温杯,就借着晒单以实例说一说亚马逊海外购的便捷。
因为亚马逊海外购的“Prime标”商品满200人民币可免运费(国际运费哦)
所以凑了一个MMP-J020KP和一个MMP-J030KP,刚好达到200人民币。黑色控,买了两个都是黑色。
2017年12月30日下单,2018年1月6日送达,用时1周。以以往日淘通过JS转运航空渠道的速度相比,慢了2-3天,但省下的运费可是三位数人民币。
外箱已经处理掉了,就直接看产品包装,日亚发货的“保鲜膜大法”保护性很好,包装丝毫无损。两个MMP系与家里原本的存货MMZ系包装不同。日亚的MMP比美亚的MMZ包装要简洁好看。盒子也更精致的感觉。
MMZ同样通过是亚马逊海外购购入,美亚之前不到90元(含税)一个的超低到手价。所以一次买了4个。
MMP的盒子正面直接就是与实物同等大小的杯子图片,中间有个虎头logo形状开孔,方便比较杯子实物的颜色与包装上照片的色差:
侧面是容量、型号、商品名称
顶部与另一个侧面是虎头logo
背面是详细的商品信息。虽然是全日文的,勉强也能看懂。
J020(200毫升)的保温能力是1小时83度以上,6小时60度以上;保冷能力6小时10度以下。
J030(300毫升)的保温能力是1小时86度以上,6小时68度以上;保冷能力6小时9度以下。
显然,在同样的构造、工艺与材质下,保温能力与容量呈正相关。
盒子里除了杯子,还有说明书和标签(另有一个包装袋,没有出镜)
说明书是MMP-J全系通用的,全日文
里面的内容包含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养方法等
J020与J030外观上的不同仅仅是高度而已
MMZ也加入进来比较,因为是500毫升的较大容量,除了高,直径也大了一圈
看上去非常相似的MMP与MMZ,区别就在直径和外表面的工艺
MMP系的内层跟MMZ系一样,都是无涂层的不锈钢
因为直径一样,同系保温杯间杯盖是通用的
“超轻梦重力”到底是多轻?J020官方标称110克,实测111.25克。考虑到电子秤的误差,官方标称的110克的重量是比较真实的。
J030的实测重量为134.88克,按“容量/重量比”比J020更优秀
MMZ系也来一战,考虑到容量明显不在一个级别,找来了同是日系的容量接近的450ml的mosh!保温杯
MMZ-A050重191克左右,因为同样是“超轻梦重力”系列,重量控制得很好
比它容量少50ml的Mosh!超出了这个小电子秤的量程(0-200克),它的官方数据是230克
把J020放在MX Master边上,两者的体积看上去差不多
J020的高度仅13厘米,赞一下这把muji的小尺,切面就是零,可以这样直接量其他物体的高度。
因为它的小巧,放入EDC装备也不会显得奇怪,看上去比手机、钱包都小了不少。
手小如我,都能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