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eno2 手机外观展示(机身|屏幕|摄像头|后盖)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极客之选
-
摘要来自:2019-09-16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OPPO Reno2 评测:堪比云台的视频防抖能力,更加全面的综合表现》的片段:
在进一步追求全面屏的道路上,手机厂商们的做法不尽相同。以产品形态来划分,目前常见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异形屏,另外一类则是采用机械结构。虽然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屏占比,但两种做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在提升屏占比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控制机身厚度和重量,不过由于需要给前置摄像头留出一定空间,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内容显示的完整性;后者恰恰相反,增加了机械结构之后,意味着很难把机身做到足够轻薄,但其所带来的整体观感效果要更好一些。
和 Reno 一样,Reno2 同样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没有异形切割的全景屏,也依旧将屏占比做到了 93.1%。有趣的一点是,此前 Reno 标准版为 6.4 英寸,10 倍变焦版为稍大的 6.6 英寸,而 Reno2 的屏幕尺寸则介于两者之间,为 6.5 英寸。
规格参数上,它同样采用了 FHD+ 分辨率的 AMOLED 面板,亮度为 500nit,最高激发亮度为 700nit,可以完整覆盖 DCI-P3 色域,不过由于加入了新的放光材料,其屏幕观感通透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Reno2 进一步强调了用眼健康。其不仅改进了「低亮无频闪护眼」功能,还加入了全局低蓝光技术,按照官方给出的数据,这代产品的有害蓝光量比 Reno 降低了 41.6%,对于重度手机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显示之外,Reno2 另外一个提升比较明显的地方是屏幕指纹。其依旧采用了目前行业比较流行的的光学屏下拍照方案,不过在透过率和识别算法上进行了升级,同时加入了新的滤光片。
相比于 Reno,它的解锁速度以及成功率上都要表现的更好,是近期上市的所有新机中解锁速度最快的一个。
平顺的 3D 玻璃机身,出色的握感
后盖的整体风格上,Reno2 和上一代产品保持一致,依旧采用了对称式设计,中轴线由纵向排列的后置摄像头,以及摄像头区域下方的竖条纹组成。
当然,它的摄像头也同样做到了背部的 3D 曲面玻璃盖板下方,至于其中原因,大概率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视觉效果上的完整性。
与此同时,Reno 后盖上的那枚精致的 O-Dot 小圆点也出现在了 Reno2 上。原本,它的作用是为了解决摄像头上层玻璃盖板平面放置时容易出现划痕的问题,不过随着多款采用这种设计的产品开始推向市场,其也成为了 Reno 系列一个比较有辨识度的地方。
虽然第一眼看上去 Reno2 和 Reno 的后盖非常像,但如果你仔细去观察,还是会发现一些不同之处。比较明显的改变是后置摄像头部分,它由 Reno 标准版的两颗后置摄像头,增加到了四颗,同时参数规格上也做了升级。
还有一个不容易被察觉的地方是,其摄像头区域和 O-Dot 小圆点中间的位置多了一个很小的开孔,这在此前 Reno 系列的其它机型上是没有出现过的。有关这个开孔的作用,之后我们会在录像部分加以说明。
机身配色方面,Reno2 提供深海夜光、海洋之心以及薄雾粉三种可选项。除了颜色不同,它们在工艺上也有着一定区别。具体来讲,深海夜光版本采用了放射型微纳米纹路,海洋之心为亮面镀膜,而薄雾粉则延续了上一代磨砂处理。至于哪种颜色更好看,就见仁见智了。
前边介绍屏幕的时候我们提到过,Reno2 的屏幕要比 Reno 稍大一些,但它的机身宽度依旧维持在了 74.3mm,可以带来很棒的单手握持感。不过相比 Reno,由于其长度有所增加,看上去会显得比较「瘦长」一些。
另外,加入了更多的摄像头模组之后,Reno2 比 Reno 重了大概 4g 左右,为 189g,不过放在行业普遍来看,这个数据控制依旧处于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水平。实际体验上,不错的重量控制以及合理的机身比例,让它有着很好的握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