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 HyperX 云雀 耳机使用体验(佩戴|造型|材质|声音)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李狗带_Eazz
-
摘要来自:2018-12-1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为数不多的大牌入耳式电竞耳机?—Hyper X 云雀 半入耳式电竞耳机测评》的片段:
为了让大家于阅读体验更佳,这里我直接跳到整个耳机最令人满意的地方:佩戴体验。 如果你要问我和我的朋友们这条耳机最厉害的一点,我们几个人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戴着舒服。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条耳机独特的地方:相比起一般的入耳式耳机,这条耳机的在塞入耳朵的部分不再是强行塞进耳朵控,而是将耳塞做大做宽,让他可以尽量塞满耳朵,同时背部的类鲨鱼鳍结构为它提供了相当强悍的稳定性。
从上图可以看到,云雀的耳塞结构已经完全塞满了耳朵,而软胶材质的耳塞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异物感,这一点相当重要,毕竟耳塞材质不好给人的感受也是很难受的。
有意思的是,可能是由于造型的原因,云雀戴上后它的外壳出线方向是斜的,这一设计让面条耳机线避免了和耳垂亲密接触,毕竟部分面条线耳机在撞上耳垂后会发出噪音,可见Hyper X在研发这条耳机的时候确实是动了不少的心思。
叫上另一位朋友带上这幅耳机,他首先说的就是这耳机比一般的入耳式耳机佩戴要更加简单,毕竟省略了往耳朵里塞的过程,对耳朵孔比较小对朋友相当的友好。 其次就是没有负担,云雀这耳机多采用塑料材质,整体非常的轻便,虽然发声单元看起来比较大但实际重量缺不会让人感到耳朵上有重物。在稳定性上他戴上后在房子里蹦跳了一会,耳机戴得很稳没有摆动,最主要的是线材晃动的听诊器效应,我们三个人都觉得没啥噪音!这点对于提升使用体验有很大的帮助。
应对较大的耳塞孔,我看到了目前我见过最大的入耳式耳机声音导孔。这款耳机采用了13mm的发声单元,理论上来说可以输出更强劲的声音表现,更主要的是,更大的声音导管和较长的声音传导距离,有利于塑造更加优秀的声音空间表现能力。
为了更好的声音效果,云雀的耳机侧面开了两道挺长的透气口在红色的耳机上比较显眼。这张图倒不是说开口的问题,而是想说说这次耳机材质选择的问题。 塑料材质的耳机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云雀这次在材质处理上没有下太大的功夫,红色塑料材质看起来就比较廉价,拿在手上尤其如此。且不说如此价位的耳机是否该用金属等等材质,毕竟可能影响到佩戴体验和音效,但是外壳工艺是绝对可以进一步提升的,诺基亚在这一块绝对属于行业翘楚
在线控耳机上,Hyper X的这款耳机仅仅提供一颗按钮,并未提供音量调节或者是麦克风禁音的功能,作为定位为电竞耳机的它来说实在是不应该,整体的按键和质感倒是没得说的。线控自然下垂后也和多数手机耳机一样处于下巴下方一点的位置方便操作,缺点就是这样耳机的收音表现多少会受到一定影响。这里我也会在后面说到。
身为便携定位的耳机,耳机包倒是没少。Hyper X这款耳机包大小适中,拿在手里做工扎实,属于不错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