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 D Rose 8篮球鞋使用总结(鞋面|后跟)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球鞋90秒第二十一期—adidas D Rose 8》的片段:

 D-Rose 7在采用工程网面/Primeknit的基础上内置了氯丁橡胶,透气性“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D-Rose 8的改进之一就是利用热熔鞋面使得透气区能够得到更好的分配。前掌、鞋舌和后掌脚踝部位有着面积较大的透气区分布,也不会让球鞋过于闷脚。



此次,D-Rose 8依旧采用了全掌Boost,并且在前掌包边,与7代外形上基本无异,至于前掌Boost是否像7代一样调整了密度,这点还有待实战考证。



D-Rose 8大底采用的是类似于拉链的内旋纹路,抓地力毋庸置疑。至于耐磨……可能还需要检验。



在后跟上,球鞋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因为鞋面填充及后跟的材质问题会导致球鞋后跟较硬,这样的设计也可以让你在跳投时不会产生类似“后跟搁脚”的问题。



 后跟虽然没有7代“炫酷”,但是D-Rose 8代在外部胶条包绕+内置TPU(真的有)的情况下加厚了后跟填充,使得球鞋的包裹和保护更加优秀,能够和7代的高配保护一争高低。



D-Rose 8采用了全新的系带设计,用环绕鞋面的细尼龙线包绕,穿入鞋带构成,至于这样能不能提升球鞋的包裹和支撑,而尼龙线是否能够“经久不坏”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接着,是实战测评。

缓震:8/10

采用了全掌Boost缓震的D-Rose 8这次并没有调整Boost硬度,将球鞋塑造成“前硬后软”的,利于球员突破的缓震配置。全掌缓震的软度前掌与后掌基本相同。而在体验中也感觉到了舒适的“真·Boost”缓震,这点在D-Rose 7基础上做出的改变也十分令人惊喜。不过,在横向比较中,D-Rose 8的缓震并没有Crazy Explosive软,似乎也是考虑到没有包边时中底稳定性保证做出的考量。



耐磨:7/10

D-Rose 8与D-Rose 7采用的水晶底(也就是这个配色的大底)基本材质相同,所以软度也相似。在耐磨上,去年年中至今并没太大建树的adidas也就没有拿出耐磨足够好的中高端实战鞋款,对于一些外场球手说实话有些不恭。是否需要为了极为优良的抓地放弃球鞋的耐磨,对于adidas似乎也是个问题。



 

保护:8/10

保护方面,D-Rose 8的确给了我们超出它外表的惊喜,我们在这里从抓地,抗扭转,鞋面保护上通河来说。

球鞋牺牲耐磨带来的的抓地力依旧令人惊喜,在优秀纹路的加持下,即使在湿滑的瓷砖地上也不会有太多的滑动感,属实令人欣慰。



虽然在站外的一些测评中,一部分配色的中底TPU硬度似乎不够,但是这双黑金配色的抗扭转的确令人满意。中底TPU板很难单纯用手扭让它产生形变,而在实战中,球鞋的抗扭转表现也能让你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病困扰。



 鞋面支撑上,虽然球鞋有着许多特别设计的透气区,但是鞋面的硬度也能保证球鞋的支撑。变相及急停中很少能看到球鞋的鞋面形变,也的确让许多人想起同样是塑料鞋面,有着优秀鞋面支撑的Hyperdunk 2015.



包裹:7.5/10

球鞋的后跟包裹的确令人满意,在系紧携带后新的系带设计也能很好地裹紧双脚,但是前掌包裹就是另一种感觉了。

D-Rose 8的前掌有些偏宽,而因为鞋垫并没有增加摩擦力的设计,双脚会有在鞋内滑动的迹象。与此同时,尼龙线包边的系带系统造成了前掌包边区鞋面较硬,在启动时会感到搁脚。



 重量:8/10

42 2/3的adidas D-Rose 8重量是430g,在质量上轻于前代。但是在后卫鞋中这个重量依旧偏重,在质量上的却继承了前代的“衣钵”,使得一些锋线球员会反而更喜欢穿着这双球鞋实战。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球鞋90秒第二十一期...》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