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 ROG GT-AX11000 路由器使用总结(网络|功能)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开箱老司鸡
-
摘要来自:2019-05-21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家庭WiFi布网实战:WiFi6能发挥多少性能?—华硕GT-AX11000开箱简测》的片段:
RoG系列的产品都有自己独立的UI,作为信仰充值的奖赏~
默认IP为192.168.50.1,打开页面后是登陆页面,但首次登陆的时候似乎随便什么用户名密码都可以。老司鸡使用了两个admin
然后是用户名密码设置(这里的UE是不是有点问题?不是应该先设置账号密码再登陆吗?微微吐槽)
设置引导会询问是否开启802.11ax,因为有些旧系统或老网卡的电脑无法与11ax的路由器兼容,可能出现无法连接的情况,不过老司鸡的无线网卡分别是华硕自家的USB-AC55以及TP-LINK的WDN8280,系统是win10,应该没啥问题,果断打开。
然后快速设置Boost按键的功能为开关败家之眼的灯光。
进入首页,可以看到网络状态,无线状态,接入设备数等信息,也可以直接再此页面上修改一些关键参数。
还有一个专门的Dashboard页面,可以更详细的监控路由器的状态、网络延迟和延迟抖动、设置RoG专属的GameRadar功能、调节败家之眼的发光模式、以及自定义Boost按键的功能。
我们找到WAN口设置,将2.5千兆端口设置为WAN口。
再把WAN口设置为静态IP,以便我们之后的测试。
至于WiFi分析啊,GameRadar啊之类的功能体验,由于老司鸡年龄渐增,对游戏所知越来越少,就不做体验了,这个光靠文字描述,也确实会过于苍白,有机会各位观众老爷还是要自行感受一下啊~(一定要带着信仰感受才行)
测试
不同于上次测试水星的路由器,这次老司鸡花了半天时间学习了更专业的工具IxChariot,以求配得上这接近0.5万的路由器。
IxChariot的设置方面,老司鸡在每种连接方式下面分别做了单线程和10线程的吞吐量测试,脚本使用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scr。
测试环境:
电脑1: CPU 8600K@4.9GHz | 内存 8GX4 @3600MHz | 有线网卡 Intel? I211 | 无线网卡 TP-LINK WDN8280 AC3150
电脑2: CPU 8600K@4.9GHz | 内存 8GX4 @3200MHz | 有线网卡 Intel? I219V | 无线网卡 华硕 USB-AC55 AC1300
IxChariot Console: Version 6.70.44
Ixia Endpoint: Version 9.5 for Windows10
测试结果如下:
数据汇总:
总结
从测试结果来看,在现有的802.11ac网卡条件下,使用超前标准的路由器对实际的网络体验提升有限,不过有线端口跑满千兆宽带是没有问题的。外加支持端口聚合功能,所以如果家庭里有NAS加多个喜欢同时看不同电影的成员,使用这款路由器还是有所帮助的(咦?我为什么不卖个支持汇聚的交换机?似乎还能省下一两千?)
2.5千兆端口似乎并没有提升,从理论上说,必须接入2.5千兆端口的设备同时和多个其他设备通讯,才有可能吃光它的吞吐量,也就是说,你应该使用一台搭载万兆网卡的游戏设备,同时与局域网内的其他多个设备传输大量数据(比如传输文件或者播放视频),才能感受到这个端口的优势。老司鸡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实际应用的场景,欢迎各位老爷在评论区发挥想象~
2G频段运行在802.11n标准下,依然无法跑满百兆。
5G同频段下传输比5G1到5G2传输慢接近100兆,这与无线传输的半双工特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