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NW-WM1Z使用总结(系统|收纳袋)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耳朵会怀孕 篇二:#首晒# 史上最贵金砖WALKMAN,索尼旗舰NW-WM1Z开箱》的片段:

机器系统的版本是1.0,比之前试听会上的0.9版来说,正式版的操控流畅了许多。

播放的界面,可以选择类比电平显示。

这个模式十分的带感,强烈推荐可以试试很怀旧,大法又打了一手情怀牌。

拿出ZX100来比比看,让大家对体积有一个参考。

侧面可以看出一个金砖,一个银块?金银看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 

这个收纳袋本来是放ZX100的,内里采用了天鹅绒可以很好保护机身,没看到ZX100用了大半年过去了机器还那么新 

 

 

突然灵机一动,把金砖放进去试试,发现竟然也可以塞进去。

有点鼓但是还可以用,金砖的身材大概是这样了,所以如果不喜欢用皮套,也可以这样解决带出门。

 

 

由于经常玩塞子,并且是内耳,看到不干净的东西都要先消毒擦下,常在河边走还是要注意个人卫生的 

金砖第一次开机的时候,大法首先温馨提示了需要煲电容200小时以上才能发挥机器应有的素质。起初不在意,刚开机初听的时候,感觉怎么出声和旁边的ZX100差不多,差点丢出去 但是在后来逐步听了10来个小时后,发现出声开始有了变化,声场空间感出来了,低频下潜足而有力道,三频解析力也开始通透起来,出声基本可以秒ZX100两个耳朵的距离。所以,金砖开机要出好声一定要煲。

科普时间:

什么是阻抗?明白的大侠可以跳过。

首先举个例子,SONY XBA-Z5阻抗是32Ω,为高阻抗;而ELECOM SH1000阻抗为13Ω,看起来相差蛮大的吧,所以对应就是低阻抗。但是阻抗高低有什么差别?又要从配合的前端的推力说起,再来个例子,ZX100推力是15mW+15mW;WM1Z推力是单端口60mW+60mW,平衡口250mW+250mW(所以WM1Z明显推力比ZX100大得多,如果用上平衡口推力还会有显著提升,最终会影响到音质的表现)。

简单理解推力越大才能驱动高阻抗的塞子出好声,如果前端推力小那建议搭配低阻高敏的塞子,例如知名的AKG K3003就是典型的低阻高敏,容易获得认可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其实前端推力都很差,不接耳放,甚至只是用手机听歌,推力不足,强行去接高阻低敏的耳塞就会造成一种声音闷在里面推不开的感觉。

所以要发挥前端或者塞子的极致,相互的搭配很重要,配得来才是最好的 


 

SONY XBA-Z5如果只是接前端ZX100是推不好声音的,之前必须上耳放才行,试着这套组合和金砖来做个AB对比,可以明显感受到阻抗高较难推的XBA-Z5,接在金砖上推出的声音比ZX100好了不少,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动铁单元的推力不足的话声音容易感觉闷,而现在前端换成WM1Z,三频分离感强了不少,不会糊在一起。

 

 

再来试着接上低阻抗的ELECOM SH1000,先简单介绍下这个塞子特性,双动圈,整体偏中上盘,出奇的高频表现掩盖了其实低频下潜也不差,本身就不吃前端。以金砖的推力足以极致的把这个塞子的素质轻松发挥,特别是声场有一种错觉貌似在听箱子,中频人声十分的贴耳温润,

这里补充下金砖WM1Z和黑砖WM1A听感上两个明显的差异就是:

相比来说声场1A总感觉差了一口气,找不到1Z那种气势磅礴的声场感;


另外一个就是1Z声音更加的温润富有韵味

,所以搭配合适的耳塞,表现的差异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由于机器还没有完全煲开,并且预定的4.4平衡升级线也还没到手,相信唯有到位,才能真正发挥金砖应有的素质,所以对声音的感觉就不再多点评了,以上仅为使用了3.5mm接口的简单粗评。作为系列文章,等机器真正煲开线材到位后,再来认真做一次关于音质感受的评测。

码字不容易,希望各位张大妈的朋友多给支持和赏金, 下回再见。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耳朵会怀孕 篇二:#...》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