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米W1耳机外观展示(包装|logo|充电口|数据线)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不到300元高通QCC3026-疯米AI无线蓝牙耳机简单上手》的片段:

疯米AI包装走简洁路线。正面只有耳机照片,连logo都没有一个。

背面使用八国语言标注“无线智慧耳机”,额嗯....

右边那个二维码可以扫描下载疯米的app...

耳机充电盒盖子和下面的盒身用的2种不同的工艺...观感比较不错,不过盒盖应该会是一个指纹收集器...

充电口是普通的micro usb,没用type c有点可惜了...

充电盒底部的信息,不是QCY那种直接拿纸贴上去的...整体外观上感觉做工还不错...用料比较厚实的样子。

我以为的所有的东西,刚去购买页面看的时候才知道还有数据线和大小型号耳塞在盒子最底下没拿出来...

充电仓盒盖磁铁的吸力比较大,不过单手开合没啥问题,开合的力道适中。

耳机还比较好拿出来的吧,我习惯拿下面那个杆杆那里。

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下...为啥左耳要放在右边的洞里右耳要放在左边?习惯左放左右放右你搞个相反的放法真的是...

耳机出厂时充电金属口那里会有绝缘贴纸,这个细节做得还不错..送一朵小发发.


对比QCY T1

T1的充电盒相比起来要大一点点。因为无盖设计,T1磁铁吸力比较大,疯童AI的吸力就小得多,拿出耳机比T1来说相对轻松点...(经常T1拿耳机要扣半天)

重量上疯童AI比T1要重一些。相比起来,T1的塑料感就像玩具一样...

耳机部分...

外观上更喜欢QCY T1的这种小豆子样式的,没有杆杆更简洁...不过T1打电话的收音真让我想摔,不知道豆子的这种是不是都是这样的,感觉有杆杆的离嘴近会更好一些?后面实际测试下。

AI使用的是触控式的,左右耳点击logo不同次数对应不同的操作,T1是实体按键形式的,相对来说AI的触控式的会方便一些,按键的这种真怕一不小心把耳机怼到耳道里面去了...不过触控式的误操作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各有利弊吧。

两个耳机都是入耳式的,都有听诊器效应。相比T1,AI会更贴合耳朵一些。对于完全戴不住airpods的我来说,这2耳机甩头数十次都没掉出来,真棒


下面这部分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啦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不到300元高通QC...》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