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 Campfire Audio 阿特拉斯 旗舰级动圈入耳式耳机使用总结(品牌|做工|佩戴)
-
摘要来自:
-
摘要来自:织语
-
摘要来自:2019-04-04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织语评测 篇一:大地之声—Campfire ATLAS 耳机开箱简评》的片段:
在产品设计上,ATLAS不仅抛弃了之前的设计语言,更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使用逻辑和体验。它的设计逻辑在告诉你“这不是一款绕耳耳塞”,当然你要绕耳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喜欢绕耳的朋友而言,这也许不是一个好消息。实际上ATLAS放弃了绕耳设计纯粹是为了迎合新的设计语言。虽说基本完全抛弃了VEGA时期的设计语言,但仍然能在整体设计中看到Campfire式的硬朗与线条感,高抛光镜面工艺更是让其刚中带柔,柔中带刚。雕刻LOGO的部位更是点睛之笔。ATLAS设计上给我的第一印象特别像星战里的小型飞行器,结合材料与名字,我想起了星战中的绝地武士奎钢(奥比旺的师傅),于是提议给ATLAS中文名命名为「图钢」(虽然被驳回了哈哈)如此大气硬朗又不失柔美的设计和Campfire之前的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为了设计在佩戴上做出的妥协,我大胆猜测ATLAS是由不同于VEGA的设计团队操刀完成的。他们在设计上的选择方式,真的有点像FINAL。
既然为设计做出了妥协,那么我们就来“婊”一下佩戴。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在展会上试戴过ATLAS,认为其佩戴是可以接受的。一开始我也这么想,然而,然而,当你带着ATLAS出街一段时间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了。单从佩戴上来讲,ATLAS算是优秀的,比那些塞动铁单元腔体巨大的耳塞比起来,真的是很舒服。不过由于高密度不锈钢自身的重量在那里,ATLAS在佩戴上的设计重心其实有些外偏,难免造成在移动过程中耳塞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偏移。它在人体工学方面的设计思路与VEGA这种相较成熟的方式有所不同。常见的绕耳,都是有一定部位被耳内廓内被固定或者拖住的,也就是说,传统绕耳在佩戴上有一定的支撑点。而以FINAL为首的非绕耳式设计是基本在耳廓内没有支撑点的,换句话说就是“容易掉下来或者位移”。ATLAS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自身重量很重,所以经常容易产生位移,而ATLAS又是那种耳套位移对声音影响比较大的耳塞。所以在出街以及经常移动的场景下可能需要经常调整ATLAS的佩戴。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算是ATLAS在佩戴上的遗憾了。然而就佩戴体验本身而言,ATLAS还是不错的。
内在,振膜的进化,以形塑声
在VEGA的评测中,我们对其振膜运用的A.D.L.C类金刚石技术特点做了一定的讲解,在实际拿到ATLAS之前我都怀疑其是否使用的和VEGA是同一型号的单元。而在初步的听感和之后进行的声学测量中都不难发现,ATLAS虽然继续使用了A.D.L.C振膜,却与VEGA的那个振膜不是同款。从频响上看,ATLAS有着更高的高频上限,官方公布的振膜直径是10mm,相比VEGA的8.5mm振膜,在面积上增加了18%,从理论上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动态范围和两端延展。值得一提的是这次Campfire在ATLAS的调音上运用了3D内腔体声学计算模拟的调音方式,类似在尖端计算机上模拟流速的方式来计算内腔体的声学反射和衰减。虽然也算不上什么特别新的技术(SONY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R10调音中就曾用到过类似技术),但是这种以形塑声的调音方式让我不禁想到了D8000的以气韵声,看来Campfire是真的在向FIANL靠拢呢(笑)。实际听感如何呢?来看看它与VEGA相比究竟有怎样的进化!
大地之声“有容乃大”
不论是看过我之前VEGA评测的朋友还是实际感受过VEGA的朋友应该都对VEGA的低频表现为之惊讶,也许是惊讶它的低频好,当然也可能惊讶它的低频烂。不过要知道,让VEGA发挥出其应有的低频水准,对于前端的控制力要求是相当严苛的。如果单从低频的量感上来比较VEGA和ATLAS,无疑VEGA的低频量更多。然而ATLAS的低频却给我一种更“大”的感受,虽然ATLAS的低频量并不小,但是整体感觉相较于VEGA的低频显得更加宽松也更加“润”一些。在低频的下潜表现上,前端控制得当的话,ATLAS拥有比VEGA更深的低频下潜,虽然两者的低频下潜都不算很优秀。就整体低频的质量而言,个人还是觉得VEGA更胜一筹,当然是前端控制得当为前提。在充分驱动下的VEGA,拥有比ATLAS更强烈的低频质感(texture),以及更多的低频细节。在整体低频的冲击力(impact)上,VEGA也显得更加凌厉和富有侵略性。整体而言VEGA的低频似乎更加注重一种极致的表现,而ATLAS的低频则趋于相对宽松与中性的低频表现。不过值得一说的是,ATLAS的低频对于前端的控制力依旧有着不低的要求,然而在两者都无法被良好驱动和控制得情况下,VEGA的低频显得更加失控,会污染到其它频段,而ATLAS相对能接受一些,只不过会显得低频更加臃肿,但不至于失控。
ATLAS在中频相较于VEGA拥有更多的细节和厚度,和VEGA的中频比起来,ATLAS给我的感觉依旧是一个字“大”。不过ATLAS的中频比VEGA要Enjoyable得多,由于厚度与密度的增加,在整体的氛围营造上,ATLAS显得比VEGA要更加得心应手。而VEGA的优势在于中频的线条感和透明度,包括在与其他耳塞的对比中也能感受到ATLAS在中频的处理上有一定的染色,尤其体现在中频上段部分,不过我非常enjoy ATLAS的中频表现。
之前对于A.D.L.C振膜的遐想,一直让我对其高频表现有所期待,然而VEGA倾向于偏暗的高频让我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心理落差,虽然VEGA的高频线条感很不错也有一定的穿透力,却缺失了顺滑感与空气感。这些正是我期待能在ATLAS上听到的改变。从频响测量上看,ATLAS在高频有着相对VEGA更高的高频上限,实际听感上,ATLAS确实在高频表现上更加的饱满。相比VEGA,ATLAS的高频要顺滑不少,在保持VEGA那种高频穿透力的同时有了更强烈的空气感。实际上这种高频的表现方式与VEGA极其不同,ATLAS的高频比起VEGA更加饱满圆润,而VEGA的高频表现是一种突出高频线条和细腻度的表现方式。这两种表现方式很难说哪个更胜一筹,如果结合两款塞子整体的三频表现,我倒不觉得ATLAS是VEGA的升级,而是另一种风格的补全,少了一丝侵略,多了一丝圆润,削弱了一些个性,却更加全面。
素质上两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听感上,首先最大的感受是ATLAS的整体声音厚度和饱满度要高VEGA不少,整体感觉也更加均衡。但是也能明显感受到ATLAS的声音透明度表现不及VEGA(VEGA其实也不算透明度特别突出的耳塞)。声场表现上ATLAS在横向声场上略宽于VEGA,得益于ATLAS的纵向声场比VEGA更优秀,ATLAS在整体舞台表现力上要比VEGA更强。细节表现上由于VEGA拥有更高的透明度所以显得细节更加丰富,然而实际上两者只是细节的表现方式存在差异,信息量本身并没有太大差异。
音乐适应面上,由于ATLAS的舞台控制力更强,能够比VEGA胜任更多类型的音乐,只是有些类型的音乐由于VEGA极具特色的调音取向显得更胜一筹,不过总的来说,ATLAS要比VEGA全面一些。
搭配与选择
难能可贵的是ATLAS在声音上相对VEGA有着更高的上限同时,也拉低了前端选择的下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ATLAS是一只容易驱动容易出好声的动圈耳塞,只是相对VEGA它不那么容易出恶声罢了。如果两者都得到完美驱动,那么我觉得ATLAS与VEGA是Campfire对声音诠释的两端互补(中间是中性的Andromeda仙女座)。驱动不得当而失控的VEGA是灾难一般的声音,而ATLAS却不至于,至少ATLAS全频的饱满程度能在不被充分驱动与控制得情况下撑起声音的框架,而VEGA相对充满侵略性的低频与强调线条感的中高频在驱动不得当的情况下就连框架都没有了。ATLAS驱动不足的声音特点主要有,低频显得浑浊,松散,全频段声音显得能量拥挤,臃肿,但至少基本的框架还是在的。ATLAS在前端的选择上也尽量选择控制力强的前端,当然就如同VEGA一样,再好的随身砖来驱动ATLAS都不及控制力好小桌面驱动下的声音来得动人,Qutest+WA8下的ATLAS在我这儿可是毒了不少人呢。总而言之,在随身前端控制力有限的情况下,ATLAS的听感和均衡度会远好于VEGA。
ATLAS虽然调音比VEGA全面,但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如果你更加在意整体声音的平衡性与中性程度,那么Andromeda仙女座将是更好的选择,追求极致个性的声音还是选择VEGA(虽然有不少烧友告诉我剁手VEGA后发现驾驭不了)。其实这三款Campfire型号的调音已经基本上极大的覆盖了广大发烧友对于调音的取向,我更愿意认为这三款是Campfire三个不同系列的旗舰来贯彻Campfire的产品调音理念。如果问我喜欢哪个,我估计最终还是会选择VEGA,因为在我眼里,耳塞不刻意追求全面中性,只要有足够个性就好。
我们能从这次Campfire发布的两款新品看出Campfire的团队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在慢慢吸收其他品牌产品的精髓,不论是设计上还是调音上(个人猜测他们至少参考了榭兰图和FINAL的部分耳塞产品)。ATLAS让我们看到了Campfire产品新的上限,它的定位看起来更像是他们的Statement产品。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也最低限度保留了原本的精髓,从而将整个品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