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使用总结(信号|亮度)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交流玩机心得 篇一:之基于MIUI 7的 MI 小米5 手机》的片段:

其实一个手机的可玩性主要体现在设置里,我拿到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设置,一项一项过。拿到手的时候软件版本是MIUI 7.3。上班了忙,不怎么折腾手机了,也怕手机出问题了接不到重要电话,所以不刷开发版的系统,而使用相对稳定的稳定版。

微信的聊天消息回复功能,两台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将聊天记录全部导入到新手机,这个功能应该是很多人用得到的,是微信软件内部的功能~

一开始使用出现过长时间熄屏状态下wifi断开的情况,当时已设置保持熄屏连接,但后来没发现该问题。

外观方面。后盖3d玻璃与金属边框弧度是相同的,音量键这一侧过渡比较平滑,而卡槽的一侧玻璃则略高于金属边框,从金属边框向玻璃后盖摸过去割手感比较明显,算是个瑕疵,应该是品控的问题。如下图:

手机顶部和底部各有两条对称的分割线,从正面看上去有点像磕碰的痕迹,好几次看到都有点吓一跳,边框材质的突变让人有种非常分裂的感觉,看了这四条线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锤子T2无边框的可贵。如下图:

另外,玻璃后盖真的很滑很滑,放在稍微有点不那么水平的地方,一定会滑下去。。。

指纹识别的速度快,但还达不到无感,能感觉到手指在指纹区域的停留,像触摸普通电容按键那样快速移开手指是识别不了的。期待声波指纹识别的方案。

在我使用指纹的这几天里,感觉并不是那么便利,指头中央按压指纹区域时,识别率高。如果手指竖直按压时(指头不能完全覆盖指纹识别区域),这时候基本会识别失败,小米的这种长条形的指纹识别其实是不人性化的:苹果手机是圆的,正常情况下手指无论平按还是竖按基本都能全接触,魅族是腰圆,对手指触碰的方式也是个正面引导,而小米是个细长条,且指纹识别区域凸起,会让人想用拇指的顶端部分去按压,然而这样按压是解不了锁的。还有一点鸡贼的就是下巴明明那么大,却选择细长的指纹模块,人家三星手机是下巴小,放不下大的才用了这个…这种恶劣的行为堪比白色米5的大黑边以及谷歌系手机为了“高屏占比”而把按键做进屏幕(因为多数场景下,手机的下巴其实是看上去的窄下巴加屏幕内的虚拟按键啊,无以伦比的双下巴啊)。有款手机(LG还是MOTO来着)确实是没下巴,这时候做屏幕内的虚拟按键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屏幕宽度适中,但长度确实有点太长了(大下巴),单手下拉通知栏不是很方便。而任意位置下拉呼出通知栏仅限桌面情况,在应用中无法实现,因此在一些场景中查看通知不便。关于屏幕太长的不便,下面还有一点。

单手操作优化。感觉不如锤子下拉悬停好用,小米从home键向两边划的操作,一方面容易误识别为home操作,且米5的home是实体键,高于其他区域,从中间左右拉不顺滑,更容易误识别,单手操作优化的体验不如其他小米手机。另一点不便是这些操作在屏幕最下方,对于一款较长的手机来说,单手操作屏幕最上部和最下部都不应成为高频操作。

我注意到在按键设置中,长按三个功能键的可选功能只有这三项(见下图),其实可以有更多选择,包括短按菜单键的功能。比如启动单手模式,比如呼出通知栏。


下面提几点相机的几个实用的小功能:

背景虚化,把需要拍的东西放在中间,周围打码。且清晰的部位位置可选,大小可调。

马赛克,中间部位打码,周围清晰,用于遮挡关键部位,且打码区域位置可选,大小可调。

街拍模式,在相机里的设置中,可以关掉相机声音,打开街拍模式,熄屏状态下长按音量减可以连拍,且不点亮屏幕,其实就是偷拍功能。设置见下图:

按键“养生”。看到坛子里有些人舍不得按home键,想寻求其他不费按键的点亮屏幕的方式,我这有个办法,不够便利但不用按键:在设置,显示中,打开双击唤醒(见下图)。这样可以双击点亮屏幕,然后用指纹识别进入。其实按键的寿命应该是高于CPU或手机的其他大部分部件,完全没必要为了省而给自己添堵…


电量方面,与坚果手机电池容量接近,但明显使用时间更长,快充真的很快很方便。电量数值从体验上讲很真实,低电量时也不会突然快速掉电。只是因为type-c的原因目前需要随身携带数据线。换了手机后没有再因为电量不足而引起不便,而坚果常有…当然这跟我有时轻装简行不带包不带移动电源的习惯有关,但移动电源只是电池的发展成为整个硬件行业发展的主要短板的过渡时期的方案,总有一天智能硬件(尤其是手机)会摆脱一天一充的魔咒,也许一周、一月甚至几年内都不需要充电,我坚信这会发生。

信号方面,之前坚果手机在有的地方连接不上4G网络,在同样的地方小米5可以。但是小米5还是不能像我之前的荣耀6(移动单卡版)那样边打电话边用流量上网。

亮度方面。亮度足够,烈日下可以看得很清楚(对我来说,只要达到这点,16颗LED灯还是14颗对我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科技只是一种对人类需求的实现方式而已…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但是MIUI的亮度调节模式不是单纯把亮度增加或者降低,而是经过算法优化,官方宣传过此功能,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模式下,屏幕看起来很不真实,字的边缘变得尖锐不舒服。我用的这几天时间里,偶尔出现屏幕突然变暗的问题(亮度传感器并无任何遮挡,周围也不暗),可能是亮度传感器的错误。

关于发热。充电的时候手机上半部发热严重,日常使用无感(主要是没有大型游戏等应用),常清理后台应该会对减少发热有所帮助。

关于悬浮球(这个在下篇MIUI 8中写,虽然7 已经用上这个功能了)。

关于手机内存越来越少的现象。说到内存,先说句题外话,我手上的小米5高配3G内存,起初可用内存是一半,大概1.5G。我后台开20个应用时仍然很流畅,没有卡顿。

接下来说回内存用着用着越来越少这个现象:现在大家用智能手机都不关机,因为有飞行模式,也确实没必要关机,但是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手机用一段时间以后,不管怎么清内存,剩余可用内存还是变小了?我一开始以为是应用安装的太多了导致的,但内存(RAM)的作用不是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吗,为什么清不掉呢?一次偶然的关机重启,让我意识到还有一些不必要的系统级别的后台程序,以及应用的基础服务(比如清除微信后台程序,仍然可以收到信息)会占用内存,这个用普通的清除内存的办法是清理不了的。所以如果你用一段时间发现可用内存降低,而且因此感到恐慌的话,就重启一下手机吧!(其实很多智能路由器的设置项里就有闲时重启的功能,为了彻底释放内存,以便于正常运作。)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交流玩机心得 篇一:...》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