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精选好文

双十一入手桌搭好物 | 桌面充电站告别乱七八糟充电头
之前桌面收拾得差不多了,唯一痛点就是插排和各种充电线还是有些零乱,最近新入了一个桌面充电站,明显整体美观干净了许多,总体使用感受满意。 优点:1、八合一交直流充电,多接口小体积,非常简洁。其中2个国标5孔AC插口、2个Type-C、2个USB-A,还有一个顶部的磁吸无线充;2、2个五孔AC最高支持2500W,2个Type-C最大支持65W,2个USB-A最大支持22.5W,无线充15W;3、支持多种快充协议,试了一下手头有的设备,Thinkpad X1C 65W,iPad Pro 45W,iPhone 14Pro 15W,PD3.0都识别出来了。 缺点:1、线空载也会占用功率。比如两个Type-C一个正常充电、另一个只是空插着充电线没连接设备,充电的那个Type-C功率也会下降到45W。而且每次充电新设备,原充电设备需要重新握手协议。2、安卓手机目前的90W、120W基本都不支持,像这类非原装的三方充电器PD协议只能到27W,只能原装充电器插AC口。3、没有开关功能,插线就通电,这么多线总归还是有些不安全,强迫症为了用电安全单独又配了个智能插座。
国内首个融合快充无线充电标准正式发布: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用户实际体验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宣布,由其与电信终端产业协会(TAF)联合制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国内头部终端及芯片企业联合起草的T/CCSA 708-2025(T/TAF 313—2025)《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支持高功率融合充电技术的无线快充标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表示,无线充电技术更是凭借其移动性、便捷性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新兴产业热点,市场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无线充电设备。不过当前无线充电设备普遍存在无线快充协议碎片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实现互联互通,严重制约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不但异厂商设备间无法实现无线快充的互通,而且从技术层面阻碍了终端领域绿色能源的普及和循环经济的长期发展。《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要求》标准规定了基于电磁感应的移动终端融合无线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包括通用要求、物理层、协议层、应用层和异物检测等技术内容,适用于支持融合无线快速充电的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同时也适用于支持融合无线快速充电的芯片设计、生产和应用。新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在移动终端融合无线充电技术标准领域...

充电器最新摘要

heecavs五线圈无线充电板使用总结(充电|功率)
Q.POWER PRO使用总结(性能|厚度|输出|底座)
Q.POWER PRO外观展示(正面|厚度|材质|接口|指示灯)
耐尔金 魔碟Ⅳ 无线充电器使用总结(灯光|功率|做工)
耐尔金 魔碟Ⅳ 无线充电器外观展示(散热孔|胶圈|接口)
iOttie 苹果7.5W无线充电器使用总结(充电|功率|稳定性)
iOttie 苹果7.5W无线充电器外观展示(接口|散热孔|脚垫)
劲电宝 QC3.0/2.0智能直充插头使用总结(电压|电流|功率)
劲电宝 QC3.0/2.0智能直充插头外观展示(插口|插头)
CRDC 双口 QC3.0 快速充电器使用总结(电压|电流|充电口|识别)

相关摘要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