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芯片加持,iPad Air 2025性能飞跃
这款平板搭载M3芯片,采用8核CPU+9核GPU架构,性能较前代M1芯片显著提升。图形处理能力提升40%,支持硬件级光线追踪技术,在运行《逆水寒》等大型游戏时,可呈现逼真的光影效果,帧率稳定在60Hz。对于视频创作者,M3芯片的媒体处理引擎可硬件加速8K HEVC视频解码,在剪映中导出10分钟4K vlog素材仅需8分钟,较前代机型提速近2倍。11英寸Liquid视网膜显示屏拥有2388×1668分辨率和500尼特亮度,覆盖P3广色域,色彩精准度ΔE<1.5,满足专业设计需求。屏幕抗反射涂层可减少70%环境光干扰,搭配防油渍涂层,户外使用也能保持触控灵敏。机身厚度仅6.1毫米,重量460克,采用100%再生铝金属打造,兼顾质感与环保。配件生态方面,妙控键盘触控板面积扩大20%,支持多任务手势,F1-F12快捷键可自定义。搭配iPadOS 18的台前调度功能,可同时运行Final Cut Pro剪辑4K视频、Safari浏览器查阅资料,并使用微信沟通,多任务切换流畅度与MacBook Air相当。Apple Pencil Pro通过压感优化与悬停感应技术,将创作精度提升至0.1毫米...
Surface Pro 11值不值得蹲?讲讲我的顾虑和心动点
这机子最吸引我的是轻便,平板模式像稍厚的记事本,塞包里不沉。亮铂金颜色挺耐看,金属壳摸起来清爽,但担心用久了会不会沾指纹。支架设计实用,高铁上摊开打字不用专门找桌板,但键盘手感偏软,打长文可能不如传统笔记本带劲。性能方面,日常办公应该够使,逛网页、处理文档、会议投屏都流畅。但要是偶尔剪视频或者修图,256G存储可能得精简相册,16G内存多开网页也够应付。骁龙的芯片发热控制还行,但玩大型游戏估计会卡顿,不过二合一本来也不是为游戏设计的。续航让人安心,标称19小时看着唬人,实际中等亮度办公撑8小时没问题。上次在咖啡店用了半天,还剩30%电量,比有些轻薄本强。不过Type-C接口只有一个,想同时充电传数据得带拓展坞。价格这块,原价小一万确实肉疼,但618叠加政府补贴能省两成,算下来七千出头。但得看清楚赠品,送的电脑包和鼠标算不算实用。经常移动办公的白领、学生党做笔记、或者想用来画画修图的创意者可能比较合适。但要是追求极致性能,或者需要一堆接口的老用户,可能得斟酌。建议去店里摸摸键盘,试试手写笔延迟,毕竟要用好几年的东西,顺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