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精选好文

苹果17上手体验:实用升级与性价比焦虑的拉锯
刚看完苹果17发布会,上手摸了真机后,最大的感受是“诚意有但不够惊喜”。作为用着iPhone 14的普通用户,它解决了老机型的不少痛点,但高昂定价和细节妥协,让我最终决定今年不换。 新机的亮点确实戳中了日常使用需求。全系终于标配120Hz高刷屏,刷抖音、逛朋友圈时的丝滑感比老款强太多,户外3000尼特的峰值亮度,大太阳下看导航也清晰可见。256GB起步存储太实用了,再也不用每周删照片腾空间,对拍娃、存旅行视频的人很友好。相机进步也明显,晚上路灯下拍夜景不再糊成一片,前置自拍的智能构图功能,合拍时能自动把所有人框进来 。 但槽点同样突出。最让人膈应的是Pro系列的材质降级,从钛金属换回铝合金,深色机型成了“划痕收集器”,新机开箱就可能带瑕疵。国行版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要延迟到年底才上线,相当于花全款买了“半成品”体验。充电速度依旧拉胯,20分钟充50%的速度,对比安卓旗舰的100W快充差距明显,出门忘带充电宝还是焦虑。 价格更是劝退关键,标准版256GB接近7000元,Pro Max顶配版卖到17999元。同价位安卓机已经配上超大电池和潜望长焦,苹果的升级显得性价比...
作为老果粉,iPhone 17没能让我按下换机键
守着发布会直播熬到凌晨,看完iPhone 17的全系亮相,我默默放下了准备预约的手机。不是不爱了,只是这代新机,实在没能戳中老果粉的换机痛点。 客观说苹果这次有诚意,标准版256GB起步还维持5999元原价,6.3英寸120Hz高刷屏和A19芯片也算实在升级。但这些亮点更像"补课"——120Hz刷新率安卓千元机早普及了,4800万双摄的提升在日常拍照里差别不大,所谓的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对不爱自拍的我来说更是可有可无。 最让人犹豫的是Pro版的定价,8999元起售较前代涨了近5%,却没看到颠覆性创新。横向大矩形相机模组被网友吐槽像"充电宝",刚开售就有用户反馈掉漆、发热问题,这可不是苹果该有的品控水准。 手里的iPhone 16还很坚挺,A17芯片日常使用流畅,电池续航也够用。对比之下,iPhone 17的升级更像"挤牙膏",尤其在国产手机纷纷发力AI功能、快充技术的当下,苹果的创新节奏确实慢了半拍。 不是不想支持,只是5999元起的价格,配不上"升级感"的期待。或许等iPhone 18能带来真正的技术突破,我会再回到排队换机的队伍里。至少今年,就让我的老伙计再陪我一阵...

手机最新摘要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全部推荐

商品百科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