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精选好文

小米17系列:技术创新与生态闭环
从三色公司的汉卡探索到金山的二十年坚守,雷军的创业之路始终贯穿着技术信仰与迭代勇气。2010年创办小米后,他以“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破局,推动小米从MIUI系统到澎湃芯片、再到小米汽车的生态闭环,实现从手机厂商到科技生态巨头的跨越.小米17系列的发布,正是这一历程的延续与突破。作为全球首款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的机型,其本地AI处理能力既呼应了雷军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也契合了2025年AI成为旗舰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趋势。硅碳电池技术的应用,让191g的轻薄机身与持久续航兼得,解决了用户核心痛点。4499元的起售价延续了小米“高端化与性价比平衡”的基因,而Pro Max版的多模态交互设计,则展现了小米在AI生态上对苹果、三星的挑战姿态。从M1的34小时售罄30万台,到小米17的AI续航双突破,雷军用十五年时间证明:坚持技术普惠,方能在行业周期中持续生长。
手持iPhone 16,我为何放弃换iPhone 17?
作为iPhone 16机主,看着iPhone 17系列发布,我果断选择让旧机再战一年。从实际体验出发,无论性能、功能还是性价比,换新机的必要性都实在太低。 性能上,升级感知几乎为零。我的16搭载的A18芯片本就够用,刷社交软件、剪辑4K视频都流畅无阻。iPhone 17的A19芯片虽号称多核性能提升25%,但这种提升只在《原神》光追场景等极限负载下才明显,对日常使用的我来说纯属冗余算力,毕竟手机不是专门的游戏设备。 功能升级对国行用户不够友好。最受期待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国行版直接被禁用,连基础的AI笔记总结都用不了,而国内的微信助手早已能满足我的日常需求。宣传的120Hz高刷屏确实诱人,但我用惯了16的60Hz屏幕,日常滑动并未觉得卡顿,这点升级不足以打动我。 实用性上16反而更省心。苹果承诺16系列有至少5年iOS更新支持,系统流畅度和安全性未来四年都有保障。反观17 Air版为了轻薄缩水电池,Pro版价格又太高,而我的16续航能撑全天,27W快充30分钟就能充到60%,完全能满足使用需求。 价格差更让换新显得不值。iPhone 17 256GB版起售价59...

手机最新摘要

小米8手机使用总结(跑分|闪存|容量|定位)
小米8手机外观展示(双摄|闪光灯|指纹|中框)
小米6手机使用总结(屏幕|护眼|亮度|扬声器)
小米6手机外观展示(接口|充电头|home键|机身|边框)
小米CC9手机使用总结(设计|系统|屏幕|操作)
小米CC9手机外观展示(摄像头|听筒|耳机孔|麦克风)
私人医生H1手机使用总结(功能|续航|质感)
私人医生H1手机开箱设计(包装|logo|摄像头|边框)
多亲AI助手Qin 2手机使用总结(功能|续航|照相|内存)
多亲AI助手Qin 2手机外观展示(接口|按键|卡槽)

相关摘要

当前为触屏版
热门搜索